:“已经拍了一个胶卷,就不用再拍了。”
索科夫对科诺诺娃说:“我们就拍这么多吧。”
科诺诺娃掏出本子,书写收据时问索科夫:“指挥员同志,这些照片都是今天取件吗?”
“当然,当然都是今天取件。,x.i^a,n¢y¢u?b+o¢o·k+.·c\o?m·”索科夫说这话时,见到阿琳娜用奇怪的目光盯着自己,连忙解释说:“我明天就要去前线了,如果不能今天取件的话,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照片。”
“哦,原来是这样。”阿琳娜听后点点头,满脸疑惑地说:“本来还想约你有空时出来喝喝咖啡,谁知道你明天就要离开,真是太遗憾了。”
“是啊,挺遗憾的。”索科夫苦笑着说:“下次我再回莫斯科的时候,肯定会第一时间约你出来喝咖啡。”
科诺诺娃写完了收据,抬头问索科夫:“指挥员同志,你们谁付一下款!”
索科夫连忙抓住哈巴罗夫这个“大款”的手臂,把他推到了科诺诺娃的面前:“安东,你来付账!”
六人离开普希金广场之后,索走在最前面的索科夫,转身问众人:“你们说说,我们接下来去什么地方?”
“这还用说,当然是去胜利广场了。”哈巴罗夫不假思索地说道:“那里今晚应该有文艺演出……”
谁知阿琳娜听后,却皱起了眉头,她望着索科夫不解地问:“胜利广场在什么地方,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索科夫没想到哈巴罗夫说漏了嘴,把1995年才建成的胜利广场提前说了出来,连忙为他打圆场:“阿琳娜,他说错了,应该是威登汉公园,那里在每年的十月节晚上,不都有文艺演出么。”
“可我听得很清楚,他明明说的是胜利广场。”阿琳娜板着脸说:“我的听力很好,不至于连两个完全不同的单词都会听错。”
索科夫深吸一口气,开始编瞎话:“阿琳娜,你有所不知。我以前和安东闲聊时,说到等将来战争胜利了,一定要在威登汉公园外面的空地上建一个广场,就取名叫胜利广场,以纪念我们战胜德国人的这场战争,就如同沙俄时期打败了拿破仑,在列宁格勒修建了一个凯旋门一般。”
听完索科夫这番牵强的解释,阿琳娜的脸上露出了恍然的表情:“哦,原来是这样,我就说我怎么从来没听说过什么胜利广场。”
商量好接下来的去处之后,索科夫一行人就进了附近的地铁站,坐上了前往威登汉公园的地铁。
威登汉公园的全名是全苏国民经济成就展览中心,里面有几十个展览馆,以展示各个行业在国家建设中的成就。
索科夫没有自作主张,而是把选择权交给了阿琳娜:“阿琳娜,你说说,我们在什么地方拍照?”
“还能在那里拍照。”阿琳娜朝不远处的普希金铜像一指,“既然我们是在普希金广场,自然是在他的铜像前拍照啊。”
几人回到普希金铜像前,索科夫看到哈巴罗夫正在与一位打扮时髦的姑娘聊天,便冲他喊了一声:“安东!”
听到索科夫的喊声,哈巴罗夫立即停止了和姑娘的交谈,看到这边有五个人,脸上露出了惊愕的表情。他带着姑娘来到了索科夫等人的面前,有些吃惊地问:“米沙,怎么有这么多人?”
“安东,我给你介绍一下。”索科夫指着阿琳娜向哈巴罗夫介绍说:“这位是内务部的阿琳娜中尉,旁边是她的女伴斯维塔。”随即又为阿琳娜做介绍,“这是我的好友安东·哈巴罗夫,如今在武器装备部里工作。”
阿琳娜听索科夫这么说,眉毛微微上扬,扭头看了一眼雅科夫之后,低声说道:“是和雅科夫中尉在同一个单位工作?”
“是的,他们是同事。”
闲聊几句之后,科诺诺娃就招呼大家选择位置拍照。
拍照前,索科夫还特意问科诺诺娃:“科诺诺娃同志,您带的胶卷够吗?”
“这还用说嘛,肯定够了。”科诺诺娃抬手在背着的挎包上拍了拍,颇为自豪说:“我足足带了十个胶卷,足够给你们拍照了。”
索科夫看着科诺诺娃手里的相机,是老式的120相机,每个胶卷可以拍18张照片。她所携带的十个胶卷,加上装在相机里的胶卷,足足可以拍摄198张照片。
“指挥员同志,”科诺诺娃试探地问:“你们打算怎么拍?”
索科夫指着自己这群人,回答说:“先拍一个六个人的合照,然后三位男同志,三位女同志,各拍一张合影。接下来,你就按照大家的要求拍照,可以拍单人照,也可以拍合影。”
“嗯,我明白了。”科诺诺娃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