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哥,这里一共二十张工业券,您收好了,下午咱们去打井吧?您不在的这段日子,可把我们闲的够呛!”
刘一手接过对方的工业卷,心想:你们不是闲的够呛吧,刚才他可在门口听清楚了,这些人为什么要这么着急打井的原因了。
时间到了11月份之后,公社的建筑工队基本上就开始停工了。
朱三他们现在开工,可是有补助的,而且还是按人头算的,只有他们打井队的人才有,这个算是额外的收入。
只要打好一口井每人有十块钱的补助,这才是他们着急的原因。
“头前带路!”
等到了地方才发现,这次的朱三多领了五口井,一共是十口井的目标。
刘一手没有说什么,只是深深的看了一眼朱三。
十口井,那就是每人100的补助,打井队一共八个人,不算刘一手。
现在接近冬天的时候在北方干活,苦难只能自己忍受,也算是一份劳动所得,刘一手没有说什么,只要不贪污他那一份儿,无所谓!
又是在朱三的陪同下,非常轻松的完成了十口井。
虽然有几口没有第一时间打出井来,但对于刘一手来说,也就是多花一块钱的事情。
可在朱三的眼里,对方的手段就是个神仙呀!
一掌下去20米深井就出现,这是人力能够可以办到的事情吗?
每当朱三想起他们合伙要坑他的钱的时候,就感觉自己当时真是活腻了。
怀疑当时的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他们才能有这么大胆的想法!
打完井之后,朱三非常热情的礼送刘一手。
“一哥,有空常来!”
其他工人也非常热情的挥手拜拜。
“十口井完事了,这么厉害,早知道多领几口井了!可惜,可惜呀!”
“行了,别可惜了,赶紧抓紧干活,咱们可是有福利的,多干多得,早日完成再领几口井!”
其他工人们听到都是干劲十足。
刘一手直接来到了百货商店,来到二楼售卖电器的地方。
“一辆自行车需要多少张工业券?”
“二十!”这个年代的售货员真是惜字如金。
刘一手本以为从朱三手里得来的工业券,能够可以剩几张?没想到正好!
当时问了要买什么牌子的,大哥说是要飞鸽牌自行车,毕竟飞鸽的生产厂家就在旁边的城市,所以飞鸽这个名字在京城家喻户晓。
等到刘一手把自行车推回家的时候,彻底的引起了轰动。
这个时候四合院没有一家有自行车的。
作为这个院里的第一台自行车,自然受到了极大关注度。
“你们家都买自行车了,这是准备给你小儿子上班用的?”
“哪有,这是我大儿子结婚的彩礼。”
“哇,自行车当彩礼,牛!”
对于左右邻居来家里问自行车的事情,都是老妈给予回答。
到了晚上下班的时候,大哥知道已经买回自行车了,高兴的样子别提了,就想骑出去溜一圈!
二姐非得坐在后座上,也跟着去溜一圈。
惹得老妈呵斥不断,可还是阻挡不了这俩子女的热情,推出自行车出院,骑着就没影了。
等到刘一手上课之后回来,才看到这俩人到家。
这两个人脸上红扑扑的,一个是骑嗨了,一个是坐嗨了。
自从这个院里有了第一辆自行车之后,就如同雨后春笋一样,许大茂家,三大爷家,何宇柱家,陆陆续续的都买了一辆自行车。
把以前的万千独宠变成了百花争放。
大哥的对象,自从刘一手给大哥买了自行车之后,就经常来他们家坐坐。
尤其是礼拜天的时候,两人直接在以前的房子里,一呆就是一天!
就连中午吃饭都是老妈去喊的!
这股酸臭味,那真是扑面而来。
在饭桌上那也是你夹一筷子,我夹一筷子互相喂着吃!
看的牛铁花青筋暴露,面对这俩人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还没嫁过门来呢。
但这个气却结下了,牛铁花就等着过门之后好好收拾这两口子!
这天晚上好久不来的鬼市,刘一手又一次摆上了摊,而以前占他摊位的那小个子黄毛丫头,他不摆摊之后就再也没来过。
偶尔上下班的时候还能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