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宅 > 庶民崛起 > 第66章 油墨锭

第66章 油墨锭

张唐卿又从袖子里掏出一块已经雕刻好的模具,递给卢来福。

又去地里取了一块泥巴,随手把泥巴塞进模具里,等再把泥磕出来时,泥巴已经变成了一指高度,半指宽的长方形阳文泥字。

“老卢,你说,如果我把同样规整的泥字一个个排列起来,能不能用来印书?”

不止是他们十个人,即便是周礼和赵咸迎都惊呆了。

一个老头大声说道:“老卢,你儿子呢?你儿子呢?你儿子的想法和东家如出一辙。”

张唐卿一惊,有人已经想到了活字印刷?

卢来福忽然哭了,“东家,你救救我儿子,你救救我儿子,我儿子被陈家卖到黑山矿坑了。”

“你儿子也想到这种印书的法子?”

“正是,正是,只不过略有差别。”

张唐卿不想其他,立刻对周礼和赵咸迎说道:“黑山矿坑,能不能找到熟人?把老卢的儿子买回来。”

“犬子叫卢有道。”

赵咸迎站起来说道:“黑山矿坑的主事人是我翁翁的学生,我立刻去黑山把卢有道弄回来。”

周礼拉住要走的赵咸迎,说道:“如今,卢有道已经是官奴,你先去县衙找一下白展仁,让他帮着通融通融。”

“把卢有道送到我家,我有事吩咐。”

赵咸迎点了点头,也没坐马车,直接骑上马就跑了。

卢来福忽然跪下,不停的磕头,“谢谢东家,谢谢东家。”

“行了行了,赶紧起来。”

“你们谁擅长调制墨水?”

一个老头站起来说道:“小老儿李本轩,以前书局的墨水都是我调制的。”

“你可曾听过石漆?”

“听过,也见过。”

“见过?在哪?”

“车马行和递铺都有,用来润滑车轴。”

张唐卿实在想不到,原来石漆已经开始大规模应用了?

孤陋寡闻是不是?早在两汉时期,西北地区就已经有用石漆生火取暖的记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石漆已经在工业和制药业有了非常大的应用。

除了当做润滑油外,在治疗脱发等疾病方面,有疗效。(真事,查过资料。)

“有卖的吗?”

“有,码头就有。”

“速速买来,有多少买多少。”

李本轩二话不说,接过周礼递过来的交子,就从后门驾船而去。

眼看着已经中午了,七心庄的于庆才亲自送了一桌席面过来。

食盒一打开,众人纷纷吞咽了一口口水,味道太诱人。

“今日时间有限,咱们就先对付着用一口,下午接着商量事情。”

看着狼吞虎咽的九个人,张唐卿和周礼就没动筷子。

等李本轩买回石漆后,只能就着菜汤吃了点炊饼。

两大木桶,一桶也就一百斤左右,花了十贯钱,真够贵的,但是再贵,也比用松树枝强。

“卖石漆的店家说,如果我们要的量大,还可以优惠。”

“他们有多少存货?”

“就这些了,不过他们马上会有一船运过来,如果我们能要一船的话,可以给到一桶三贯钱。”

“买下来。”

“是。”

李本轩弱弱的问道:“东家,您是不是想用石漆燃烧产生的烟灰做墨?”

张唐卿点了点头,同时对李本轩刮目相看。

李本轩苦笑着说道:“东家,实不相瞒,以前我们也考虑过石漆,奈何石漆制的墨太过浓稠,一印出来黑乎乎一片。”

其实油墨的记载最早见于沈括的梦溪笔谈,也就是大概几十年后的样子,也就是说,现在肯定已经有人用石漆做油墨了,但还有某一方面的关键技术没有被攻破,所以并未流行开。

但在张唐卿这,根本就不是事。

很难解决吗?油墨粘性太大,加其他烟灰就是,附着性不强?加胶啊。

其实这里最关键的一点,相对于木板来说,粘性大是麻烦事,对于泥活字来说,粘性不大才是麻烦事呢。

“无妨,本公子自有办法,老李,你会制烟灰吧?”

“会,咱们书局有专门的制墨室。”

“那你先取烟灰,再去买一些冰片、麝香、花椒,去七心庄把厨房剩下的鱼鳔取过来,明日我再过来,有用。”

张唐卿看了看时间,不早了,他和周礼要走回去,否则天黑后进不了城门。

走到家门口,看到张桂山正在街头张望。

张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