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这顿饭,李萌萌是哭着吃完的!
那委屈劲儿,一抽一抽的吃饭,把一旁的李怀仁给心疼坏了。
等到吃完了,把她抱在怀里,跟她许诺了很多承诺,才把孩子哄好!
哄好之后的李萌萌,那就不是她了!
开始显摆自己学了什么?
今天发的书本也一一展示给大家看!
不看还不行,父亲刚要走人,直接被她推了过来。
这一刻,她如同骄傲的公主一样!
上学似乎成了家里最有能耐的人了,甚至比上班的人还要牛!
没办法,家里就这一个上学的人物,以后还得跟着她屁股后学习呢,就让她狂妄一段时间,又何妨?
第二天白天的时候,父亲又去赶集了,这次是拿着很多猎物去的。
李岩也开始准备给李怀仁弄点钱了,毕竟还有大半个月就要走人了。
在农村,穷家富路,怎么样孩子兜里也得有点钱傍身!
就在这个时候,邮递员给他们家送来了一个电报。
电报上寥寥几字:兄病危,想弟。
到了晚上,把这份电报递给父亲的时候。
父亲第二次哭了起来,第一次是母亲没的那个时候。
“我那可怜的哥哥呀,你怎么就要走了?”
这一个夜晚,大家都知道他们的大伯要没了。
李岩愁的是怎么去北京城看望哥哥,想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又去拿了更多的猎物,去集上了。
这个集,都是在公社下边几个村来溜转悠。
基本上是天天都有,但在哪个村就不一定了。
赶集的人自然有自己的门路,也会找到集市。
其实这种赶集的情况,在60年代,有且仅有一年!
那一年是国家政策最松动的那一年。
甚至也搞活了很多人的想法,着实让全国各地的农民乐呵了一阵。
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非常仓促就中断了。
小道消息也是传的沸沸扬扬,总之是众说纷纭。
反正在1964年,就有这么活跃的一个年份存在过。
不信的话,可以参考《老农民》这部电视剧。
父亲在筹钱,想去京城探望他的大哥。
作为儿子的自然得出力了。
他现在也不怕被父亲揍了,反正现在父亲的精神状态恍惚。
也不再管这些孩子们了。
于是又重拾起了他的旧业,来到了沼泽地,开始下上套子。
至于鸟类的繁殖情况,和他有啥关系?
他才打几只鸟,还能给鸟类灭绝呀?
全球的事情,何必他一个人来负担。
一个小人物需要承担整个全球的事情,也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下完套子之后领着姊妹三人,跑到老远的桦树林,做吊死鬼,弄大猎物!
这就得有人看着了,四个孩子一起出动,在东北的春风里,吹的是满眼流泪。
“这天气,应该没人出动吧,咱们去山背面躲一躲吧!”
李怀仁刚说这句话,就遭到二姐的白眼。
“咱们不是人呐,咱们都可以出来捕猎物,你认为其他人会闲着吗?”
李怀仁一听还真有这个道理。
就如同卖炭翁,把自己冻的嘶嘶哈哈,还希望天气更冷一些,他可以把炭木卖出去一样的道理。
他们直接就在离原地50米的地方等待。
果然看到了,有人在此路过,还不是大刘村的人,只要没有经过自己吊死鬼的地方,就不会阻止告知。
“现在知道了吧,在农村,一切皆有可能!”
“也是,为了吃口好的,宁愿顶着寒风也要出来狩猎。”
“谁说不是呢?大队的捕猎队就那几个人,其他人想进去还不让,只能自己找地方捕猎了。”
说起大队的捕捞队和捕猎队,那都得有大队的熟人介绍担保才能可以进去。
不是你想进就能进的!
首先一个就是面对大型动物的时候,逃跑就有可能丧命,这可不是轻易把人放进来就完事。
那都是要负责任。
虽然有一部分是负责任的原因,但更多的是看在情面上。
以前的父亲,想要进捕捞队,那是千难万难。
还不是大姐嫁给了刘大狗之后,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