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不如见面。
那尚贡布看完歌舞后,对戏曲本是不屑一顾,可是当他看到红袖时,顿时是两眼发直,情不自禁地用吐蕃语言自言自语道:“莫不是仙女。”
而这话正好落在旁边席位的武信耳里,他可是略通这吐蕃语的,不禁侧目瞧向尚贡布,是若有所思。
很快,又出来一人,正是令狐宝娣,他是饰演祝父。
二人开腔对唱了起来。
大家马上明白,原来这女人想要去学院念书,但却不得祝父的同意。
那突厥小王子顿时来了兴趣,目不转睛地望着台上。
此时,帘后也是鸦雀无声。
不得不说,这个情节立刻引发大家的共鸣。
因为女子上学院念书,在各国其实都有阻碍,因为不管哪里,都还是男尊女卑。
但是在大唐,这种共鸣更为强烈。
因为唐朝女子,现在是真的有这种需求,如今最流行的女装是什么?
就是男装啊。
除了上学院念书,基本男人玩的游戏,女人也都在玩,无论是相扑,还是马球。
甚至于这种情况,也发生在当中一些人身边。
这个开头,真是极具代入感。¨x^i¢a!o~s^h\u/o_c-h+i·..c\o\m^
经过一个转场,再次出现在台上的祝英台,已是女扮男装,又是令人眼前一亮。
当然,也有不少人感到惊讶,换衣服换这么快,莫不是会戏法。
随着祝英台去往学院,王熙饰演的梁山伯终于出现在台上,平时王熙都是纨绔装扮,主打一个玩世不恭,但今儿却是书生装扮,这气质也是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显得更加成熟稳重。
那突厥小王子只觉这与当日在百楼遇到的那位少郎,是判若两人。
王守一看到王熙出现在台上演戏,其实是有些难为情,都不提这是自己的儿子,各种默念,看不见我,看不见我,生怕别人来问。
反倒是李隆基很激动,还主动跟众人说,这就是我侄儿。
关于这一段剧情,王熙并未完全照搬全抄,也没有完全根据戏剧的套路,而是添加了一些搞笑的情节。
但写词又是皇甫僧念。
只能说这二人合作,是天衣无缝。
一些非常新颖的笑点,配上这古词,效果斐然。
逗得台下宾客笑得连气都喘不上了。
文臣们还是有所收敛,但是那些外使,真是前俯后仰,他们原本对这戏曲,其实也就那样,完全是投其所好,但如今,他们变得极其着迷。
其实就连李隆基都觉得耳目一新,这跟之前表演的捉放曹,以及他跟王熙、武婕妤演得拿出黛玉入府,真是不一样。
这究极体还真就是不一样啊!
经过这些铺垫,众人全都入戏。
待看到梁山伯和祝英台的爱情戏时,这代入感就更强,同时还引发了极强的共鸣感。
因为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士庶天隔。
要知道唐初就是这么过来的。
当时的这门第婚姻,到达什么地步,就是什么崔卢郑王这些大士族都不屑于与皇室联姻,宁可不当官,也绝不跟皇室联姻。
不管是嫁,还是娶,都不愿意。
李家当然不爽,你们这么搞是吧,那必须整死你们。
最终是经过李世民、李治、武则天三位皇帝的不懈努力下,才渐渐打破这个界限。
当然,也不是完全打破,在座的很多人,都还是非常看重门第的。
但是对于这事,大家是深有感触。
至于使臣们,他们国家也是有贵贱之别,也都有这种凄美的爱情故事。
无论他们如何推崇贵贱,还是反对贵贱。
但由于已经非常入戏,而且旁观者清,大家都还是希望这二人在一起。
这心一直是悬着的,就盼着一个完满结局。
可惜事与愿违,最终还是以悲剧收场。
尤其是看到红袖当真落下眼泪的那凄美的容颜,一种心碎感,在席间弥漫开来。
李隆基至情至性,这眼眶早已红润,是止不住了,赶紧借着喝酒,抹了下眼角,嘴里小声骂咧咧道:“大过年的,弄这么一出悲剧,这个狗头鹫还真是可恶,我的林黛玉只怕也是难逃一死.真是岂有此理。”
放下酒杯,悄悄环目四顾,顿时吓得一跳,许多人比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