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点,叶山没准备多少,一人一块带子,再转一圈就没了!”幸平创真的提醒突然在沈墨的耳边响起,顺着他的示意看过去,果然由叶山亮准备的石灼葛缕子香煎带子已经被夹去了半盘,沈墨也赶紧夹了一块,蘸了蘸盘底的奶油酱放在了自己的盘中。\b!i·q¢i¨z*w¨w?.*c^o!m¨
和刚才的焗鳕鱼带来的香味与众不同,这道菜给沈墨的感受更多的是一种温暖、微辛、带着木质与柑橘皮精油气息的独特芬芳,混合着一丝撩人的烟熏焦糖感,只是闻了一下,就能让沈墨感觉心情大好。这也是沈墨觉得叶山亮优势最大的天赋,他做菜时,并不会去刻意调整菜品散发出来的香气,那种气味更多的是一种选择了合适的食材与合适的烹饪技法之后水到渠成的产物。而叶山亮的菜,他是真的会主动去调整菜品的气味,让这种香气也成为了他菜品不可或缺的一环,甚至能直接影响到食客的心情。就比如说现在,这种温暖的气息,就让沈墨敏锐意识到叶山亮在烹饪这道菜时的心情真的很不错,而且他很想将这种心情分享给大家。仔细看去,餐盘上安静地躺着一颗硕大饱满的带子,洁白的扇贝肉表面覆盖着一层精致、均匀的焦糖色盔甲,那是香煎留下的完美烙印。几颗深褐色的葛缕子籽,仿佛刚从灼热的石板上跃起,就直接散落在带子周围,有些甚至微微鼓起,透出被高温瞬间激发后的酥脆感。最引人注目的是下方那抹如初雪般纯净的白色的冷萃酸奶酱,它质地浓稠却又异常轻盈,像一团柔和的云朵,稳稳地托着上方热腾腾的主角。些许翠绿的香草碎点缀其间,仿佛是春日草地上刚探头的嫩芽,冷与热、焦褐与纯白、坚实与柔滑的强烈对比,虽然此时已经夹在了自己的盘中,这道菜的外观依旧十分惊艳。用刀叉轻轻切下带子的一角。外层是不可思议的酥脆,发出细微的“咔嚓”声,这是美拉德反应赋予的迷人焦壳,刀锋毫无阻力地滑入内里,触感是极致的嫩滑弹润,近乎溏心般的半透明质感,宣告着食材的新鲜与火候的精妙。热乎乎的带子送入口中,首先感受到的是滚烫的焦香外壳,伴随着丰沛的鲜美汁水在口中迸溅,紧接着,葛缕子的独特风味强势登场,它不是粗暴的辛辣,而是精细复杂的层次,初感是类似小茴香的暖意和木质调,中段浮现出清晰的柑橘皮,尤其是柠檬或佛手柑的清新感,最后则带有一丝类似于杜松子的微苦凉意和烟熏气息。这香料的暖流与带子本身的甘甜海味完美交融,在舌尖形成一股温暖、馥郁、略带异域风情的冲击波,石灼带来的那丝若有若无的矿物质感和微小焦粒,更增添了几分原始粗粝的风味趣味。葛缕子这种香料沈墨使用的次数算不上多,这更多的是在德意志、包括北欧北欧的部分地区比较常用于中和牛羊肉的膻味。而在华国,这种香料还有一种别名,叫藏茴香,在青藏高原有所分布,作为香料使用并不常见,不过却是藏药的一味药材,说是能刺激肠胃蠕动,还有助于止咳化痰。因为它的香气比较多变,而且刚入口时会有一些淡淡的微麻辛辣感,不过很快就会被清凉感化解,可以被用作去腥增香,沈墨也曾尝试过用这种香料烹饪海鲜,但是他觉得还有更好的选择,所以最终放弃了这个选项。但是人家叶山亮就是不一样,在香料的运用这方面,沈墨还是不服不行的,毕竟汐见润是真的专业从事香料研究的,有着系统性的总结,而沈墨掌握的更多的还是一些经验之谈。虽然经常和叶山亮一起交流相关的内容,但是一个事物一旦成为了一门学科,就不是几次对话能讲得清楚的了,所以能用这种独特的方法驾驭葛缕子的风味,沈墨觉得自己恐怕是做不到的。脑海中胡思乱想,嘴里还在咀嚼着带子,就在这时,舌尖不可避免地触碰到了下方那片冰凉的冷萃酸奶酱,这瞬间的温差对比堪称戏剧性。冰凉、浓稠、丝滑的酸奶酱如同雪山融水,瞬间包裹并冷却了滚烫的带子,它那非尖锐刺激的的醋感,反而是明亮、干净、发酵充分的乳酸感,如同精准的手术刀,立刻切割了香料的浓烈和油脂的厚重,带来极致的清新感。这酸并非单一,冷萃工艺赋予了它更圆润、更内敛的质地,略带一丝乳脂的温和与坚果般的底蕴,沈墨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冷静的指挥家,平息了香料的喧嚣,却完美衬托出带子的鲜甜本味,让整体风味瞬间从浓郁回归到清澈。就在这样的咀嚼间,酥脆与柔嫩、滚烫与冰凉、辛香馥郁与清冽酸爽、海洋的鲜甜与乳制品的醇厚,所有这些矛盾的元素在口中激烈碰撞、交融,最终达成一种惊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