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明显发挥失常,教练组一再调整无济于事。
无奈输掉这一场,但中国男排还有一线机会去雅典,那就是必须最后一场击败加拿大队,而且必须是三比零。
王动终于说话了,在准备会上,他主动要求发言,谁也没商量:“我说了我是来学习的,受益匪浅,各位表现都很好,打日韩尤其棒!我觉着到现在为止,你俩,就是你跟你,都是主攻,非常好,二传也很好,明天打加拿大队再让我欣赏一下你们的风采吧!”
“好的,孙指导,我就说这几句,您继续。”
愣了下,主动发言就说了个这?这不是他的水平,这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散会后,他用眼神留住王动:“兄弟,详细点!”
笑了笑,王动解释了几句:“这不是故弄玄虚,我看了加拿大此前的比赛,发球拦网都一般,我们可以在主攻位置上随意发挥。”
“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强调主攻我也讲过。”
“心理学范畴,学名叫罗森塔尔效应,也被称为“期望效应”。简单讲就是人的行为和表现往往受到他人期望的影响,尤其是当这些期望被以积极的方式传达时。”
王动说到这里,孙凌峰点头表示明白了:“这个好,加强主攻是要求,你这直接加强了他们的表现欲。”
那个队员好像仍旧不清醒,王动还是补充了一句:“希望明天两位主攻超水平发挥,如果有问题,换丁一,我相信我这个弟子可以担当大任。”
此前说“飘起来”的就包括其中一名先发主攻,而丁一是他的替补,俩人住一个房间,所以王动没让丁一主动提醒教练,好像是要上场时间不择手段,现在,最后一战一线生机,王动也不管不顾了,只为这场球必须赢。
确实赢了,第一局过半丁一被换上,这次比赛第一次上场,发挥正常,中国男排如愿所偿以三比零击败加拿大队。
但是,出线的光亮在最后所有比赛结束后,黑了。
中国男排与澳大利亚队同样是5胜2负积15分,同样胜15局,负9局。由于中国男排的胜负比值1.080,落后澳大利亚队的1.108,微弱的不能再微弱的差距,可,我们去不了了。
从日本东京返回,这届国家男排随即解散,王动在北京又耽搁了几天,主要就是跟姚教授探讨请教。回依汾市后,除了训练埋头一个多月,在完成专著的同时,他给国家体育总局球类管理中心提交了一封信,确切说是一个学术报告,标题很委婉:关于国家男排队员加强心理建设训练的建议。
从何为心理建设开始叙述,王动很中肯地指出:一名拥有良好心理建设的运动员,能够在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比赛中,保持清晰的头脑。在比赛进入困境,不会轻易地陷入绝望或逃避,而是选择以积极的心态去扭转颓势。
可以说,运动员每一次的心理建设都是对排球这项运动的深刻洞察与自我提升。个体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通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和策略,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以达到更好的适应和应对。
运动员的这种内心的强大,正是他们掌控比赛、从而取得最后胜利的关键所在。
王动列举了大量数字以及鲜活的例子,包括俱乐部,包括刚刚结束的落选赛,也包括国外优秀球队在这方面做的工作。
纸短情长,在这个报告的最后,他对中国男排未来充满信心,因为,他知道越来越多的球队训练已经开始加入心理学因素。
只是这份报告好像石沉大海,也可能是因为马上开始的奥运会无暇顾及,王动做了自己该做的后,不再想这个事情,继续埋头训练。
直到姚教授问他情况,如实说没后续,对方说“我知道了”,随后,姚教授略加修改后直接给了其所在学校的期刊,然后头条刊出。
这是国内研究心理学的权威杂志,属于国家核心期刊,就算这样,好像仍旧只是在业内获得赞赏,而已。
其实不是,已经被重视,只是没到时间表现出来。
奥运会结束后,排协召开了女排夺冠表彰会,全国各排球俱乐部教练要求参加,会后马上开始另一个会,要求各级男排教练参加,会后马上通知,中国男排各级别教练必须参加很快进行的一个培训班。
参加完这两个会,王动准备离开时,体育总结球管中心主任叫住了他,先是提出一个问题:“北京奥运会自然入选,中国男排该怎么办?”
微笑着,王动回答说:“从现在抓起,各方面的抓起!”
点头:“你说的各方面包括运动员心理建设吧,这样,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