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更是万分尊崇啊,一切都是误会,望大人在殿下面前美言几句......”
“就是啊大人,我们程家也是,前几日成都大战,施粥济民可一点都没含糊,都是受了小人的蛊惑啊......”
“对对对,大人,我们赵家......”
......
几十家大户和商行的人,在管事的人在三监开衙大典上被巡检司抓进大牢后,立马便启动了捞人程序,巡抚衙门、按察使司衙门车水马龙。
但忙活了一个下午,却一个人都没捞出来,后面才有风声传出:
人是蜀王让抓的,这事,得去求蜀王殿下才管用......
于是王府外就被前来捞人的人堵上了。
朱至澍硬生生把他们晾到了晚上,才派人去处理。
所以己经急不可耐的捞人大军,才会见到王府的大人就这么激动。
“诸位都说自己是忠心的、是拥护殿下的。”
“说忠心的是你们,在大典上公然鼓噪闹事、反对三监新政的也是你们,你们说,我该信谁、信哪次啊?”
吕经纬不紧不慢的刮着茶盏上的茶叶,淡淡的说道。
他是王府的副长史。
长史刘之温去了朱至澍的老丈人家拜节还未回来,只能他顶上了。
“吕大人这话说的,我们蔡家当家的那是一时糊涂,二当家的特意写了份陈情册子,您过目,一看便知。”
蔡家前来捞人的管事,恭敬的从袖中拿出一本小册子,递到吕经纬的案桌上,然后躬身退下。
后退时那隐晦的笑容,一副你知我知、天知地知的表情。
吕经纬嘴角一笑,打开小册子扫了两眼。
“盐100石、精粮1000石、白银3000两。”
“很好,蔡家果然对大明忠心耿耿、拥护殿下新政......”
吕经纬话音未落,台下几十个捞人的管事便坐不住了,纷纷不甘示弱的起身,从袖子里、怀中掏出小册子,大声喊道:
“大人,我们佟家当家的也是无心之过,也写了陈情册子,大人定要过目啊......”
“大人,我们郑家......”
几名王府书办快步走入堂中,将众人手中的小册子一一收齐,码放在吕经纬的面前。
“赵家盐200石、精粮2000石、白银1000两、黄金100两......”
“李家......”
......
吕经纬翻开一本本册子,面带微笑、语气温和的念着每一本小册子上的内容。
这小册子,哪是什么陈情册子,都是贿赂王府的礼单啊。
而吕经纬一副心满意足、和颜悦色的样子,也让这一堆捞人的管事,以为掐中了王府的痒痒点,大事可成。
“果然,还不是为了要钱,明说不就是了。”
“收了个城就以为换了个天,还不是天下乌鸦一般黑,这大明啊,是烂透了......”
这群捞人的管事不由的洋洋得意,心中甚至开始编排起朱至澍的是非来。
“犯下的是对抗新政、鼓噪聚事、犯上作乱的谋反大罪,拿这么些三瓜两枣的就想买命?”
“这是欺负我老吕眼界窄呢?还是欺负咱们王爷年少?!”
“来人,把这些人都轰出去,等他们想清楚犯了多大的罪过,明日这个时候,再来本官面前好好的认错!”
原本一脸温和的吕经纬,瞟了瞟眼前这一个个脸上带笑、眼中却满是讥讽的管事,一把将叠的老高的小册子扫落在地,严厉的训斥道!
随后,一群举着大棒的下人从西周冲出,将一个个大户和商行管事,驱逐出了王府。
这些管事平时面对百姓时,哪个不是趾高气扬的,但是在王府的下人面前,却一句反抗的话都没有,一边求饶一边致歉。
但还是好话说尽也没用,只能狼狈的被轰出了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