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海建蹙眉,“至少当前她没有提出异议,可她那两个女儿都是学生,一旦孩子哭闹影响到她们学习,恐怕……”
“所以啊,还是得尽快解决十三的住房问题。单位是怎么说的?”
宋海建就把之前厂长许下的承诺,告诉了两人。
“等明年,那太久了。”蒲长征果断道,“他们单位的妇女同志,难道都是像十三这样没住房?”
“这……”
“海建啊,我们来之前,也去镇上的工厂打听过了。现在雨伞厂改成服装厂了,让十三和上面申请一下,看能不能调到我们镇上的服装厂上班?”
蒲长征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闻言,宋海建沉默半晌。
“爸,其实这个念头我也动过。只是……镇上的服装厂毕竟小,和市里这个没法比,我担心如果让十三这么做,是不是阻碍了她的前程?”
,!
任何人都想在大平台发展,他爱她,自然更应该支持她。
然而这话一出,连岳母都摇头了。
“海建啊,你没必要这么想,我们是给她一个建议,并不逼迫她。目前来看,这个市服装厂大是大,可也没怎么把小婉当回事,之前厂长也答应了要安排住房不是吗?结果呢,这都要生孩子了,也没见解决。”
“他现在让人等明年,万一明年又编出什么新的借口……小婉自己的前程固然重要,可孩子和家庭也同样重要,有时候两口子过日子,难免需要为了这个家,你吃点亏,我也吃点亏的。”
听罢,宋海建点点头。
“那等明天十三出来了,我们再问问她的意见。”
即便有了换厂的打算,那至少也需要几个月才能完成调动。
毕竟蒲十三手上还有项目呢。
因此租房子搬家的事宜,依旧在正常进行。
第二天,他们带着蒲十三去市医院检查。
确定一切正常后,就询问预产期。
得知预产期在9月下旬到10月初,大家都有些紧张。
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了。
中午在医院食堂吃饭的,蒲长征和陈桂兰就和女儿说了镇上服装厂的事。
而听到父母的分析后,蒲十三也没怎么犹豫,就表示同意。
“我回去就写申请书!”
她都能放弃北京的单位,自然也不会舍不得市里的单位。
市单位的职工,听着挺有身价,可实际上没什么特别的。
何况,他们镇上那个国营厂,才是真的牛。
那么小个地方,居然还有个厂子,屹立不倒至今……
由于需要调厂,蒲十三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手头的项目给清掉。
等父亲和爱人一走,她就进入了疯狂赶工模式。
至于县城这边的海产店,在冯玉芬的精心打理下,生意竟然很不错。
她不懂得经营,也就没什么套路。
可偏偏是这份真诚,打动了那些顾客。
回头客一多,冯玉芬和海生都有些忙不过来——海生放暑假后,一直在海产店帮忙,海兰暑假则是去单位实习了。
和老丈人刚从市里回来,走到店门口,看见母亲和海生忙碌的身影,宋海建赶紧走过去帮忙。
正要搬一箱货物的冯玉芬,眼前突然出现一只手,将货物接了过去。
一抬头看见是儿子,冯玉芬汗水涔涔的脸上,顿时露出笑容。
“海建你回来了啊,十三和孩子怎么样啊?一切都好吧?”
喜欢八岁小娃,开局渔村赶海把全家宠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