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激烈。
于是,各路神仙一同来到仙台顶西北不远处的天桥柱前。这天桥柱高耸入云,柱身布满了绿油油的青苔,显得古老而神秘。
到了那儿,碧霄在众神仙的注视下,伸出纤细的玉手,一下子从天桥柱的青苔里,抠出了一根金簪。她把金簪高高举起,递给各位神仙传看。只见那金簪做工精美,上面果真刻着“碧霄”两个蝇头小字,散发着淡淡的光芒。
大仙们回到酒席宴前,原本热闹的氛围早己消失不见,感觉此时如坐针毡,大家都己没了兴致继续饮酒。
有的神仙胆小怕事,便赶紧找了个借口,悄悄地先溜了;有的神仙喜欢看热闹,远远地站在一旁,眼睛紧紧地盯着场上的动静;有的神仙私下里低声的劝慰张果老别太较真了,好男不和女斗,让让步算了;有的神仙则在中间打圆场,主张把这山头对半儿分了;还有的神仙说起了风凉话,打着哈哈逗趣儿……
这时候,碧霄不慌不忙地走到张果老面前,微笑着说道:“果老大仙!君子一言,快马一鞭!金簪在此为证,您还有啥话可说呢?”
张果老生着闷气,脸阴沉得像要下雨,他知道被碧霄三姐妹摆了一道,可有嘴也说不清。张果老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如今都闹到这个地步了,好!我走就是。”
云霄此刻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还想推让一番,张果老“哼”的一声,生气的一甩袖子,一跺脚,转身离了席,大步走了。就在他跺脚的地方,留下了一个深深的脚印,仿佛在诉说着他心中的不甘与无奈,多少年以后,这个脚印依然清晰可见。
张果老离开仙台顶又去了哪儿呢?当时,他气得说不出话来,本想找个远远的地方,可又实在舍不得碣石山这如诗如画的好景致。思来想去,他就在仙台顶后顶下面的山坡上,修了一座院子。那院子虽比不上仙台顶的雄伟壮观,却也宁静清幽,别有一番韵味。张果老委委屈屈地住了下来。如今到那儿去,还能找到张果老当年留下的石桌、石凳、石碾子等物件,仿佛还能看到他当年在这里修行的身影。不知后来是谁,还就着一块石头的形状,给他刻了个头像,那头像栩栩如生,仿佛在向人们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一见张果老如此,云霄心中觉得挺过意不去的,便劝两个妹妹别占仙台顶的顶尖,而是在前顶前头的山坡上结庐修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三位仙女,在前顶前面建了一座碧霞宫,宫殿金碧辉煌,庄严肃穆,里面供奉着这三位“娘娘”的雕像。
打那以后,当地人就把“仙台顶”又叫做“娘娘顶”了。这个名字也一首流传至今,成为了碣石山上一段美丽而动人的传说,也给这座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