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宅 > 神话诡事集 > 第8章 满井

第8章 满井

冀州秦市北戴河有一个满井村,这村名的由来,与村中一口千年古井有关。′2*c′y/x~s\w/.?o`r*g_

据当地的县志记载,在明朝洪武年间,霍、陈、李三姓人家从山东长途跋涉,迁居到此地定居。彼时,这片土地上,村北有一眼大井,井口宽敞,井壁厚实,井水常年丰沛,常常满得溢出井口。人们便给这口井取名为“满井”,而他们所居住的村落,也因此被叫做“满井村”。

悠悠岁月,如潺潺流水般悄然流逝,满井村在时光的雕琢下,流传下来了许多扣人心弦的故事。民间一首流传着,这满井乃是唐朝名将薛礼东征高丽时所开凿的。

贞观十九年的春天,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亲征,挥师东进,讨伐高丽。大将薛礼,身着一袭耀眼的白袍,英姿飒爽,被任命为先锋官。大军一路风餐露宿,长途奔袭,当行至冀州北戴河这片土地时,将士们早己饥渴难耐,每个人的嘴唇都干裂起皮,喉咙里仿佛要冒出火来。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薛礼心急如焚,他手持长枪,目光坚定地环顾西周,突然大喝一声,猛地将长枪插入地下,奋力一挑。瞬间,一股清泉喷涌而出,形成了一眼井。*k^e/n′y¨u`e*d\u/.′c`o!m?这井水清凉甘甜,大军如获至宝,纷纷痛饮解渴。因为薛礼常被人们称作白袍将军,所以这口井又被尊称为“白袍井”。

更为神奇的是,当年薛礼挑出井后,随手将长枪插到了旁边的土地里。谁能想到,那长枪插入之处,也奇迹般地涌出了水,就这样,满井实际上是两眼井。

现如今这满井仍在使用,这两眼井井水深度一致,水面离地面不过一米左右,只是听闻,北边的井水甘甜清冽,如同琼浆玉露,而南边的井水却苦涩难咽,至于这传闻究竟是真是假,就不得而知了。

薛礼用枪挑井的传说当地人都知道,但关于这满井还有一个更加传奇的故事,现在怕只有上了年纪的人才知道。

相传在很久以前,满井村里住着一位老太太。她的丈夫早早地离开了人世,撇下她孤苦伶仃。无儿无女的她,在岁月的磨砺中独自生活,日子过得异常艰难。家中的房屋破旧不堪,一到下雨天便西处漏雨;吃的常常是粗茶淡饭,有时甚至食不果腹。

在老太太丈夫周年祭日的那天,她前往丈夫的坟地进行祭拜。¨看¨书′君. ¨追′最·薪¢蟑*截`此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骄阳似火,一路上,老太太步履蹒跚,汗水早己湿透了衣襟。上完坟,老太太感到口渴难耐,可她离家时走得匆忙,忘记了带水,而这坟地周围又没有任何可以解渴的东西。就在这时,她的目光突然被丈夫坟堆上的一撮青草所吸引。那青草在烈日的照耀下,非但没打蔫儿,反而绿莹莹地透着股机灵劲儿,嫩得好像能掐出水来! 她走到坟堆前,轻轻地薅下一把青草,放进嘴里咀嚼起来。刹那间,一股清凉甘甜的汁水充满了口腔,那草果然鲜嫩多汁,十分解渴。不一会儿,老太太的口渴之感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离这坟堆不远处,有一座庙,庙里的和尚养了一头驴。这头驴没人拴它,每天都是自己溜达出来吃草。它似乎对坟堆上的那撮青草情有独钟,每天都会悠悠地走到那里,津津有味地啃食半天。吃饱了回去,饿了再来。说来也怪,无论这驴怎么吃,那撮青草总是不见少,仿佛吃不完一般。

这天,又到了上坟的日子。老太太像以前一样,来到丈夫的坟前。她看到那头驴正在啃食丈夫坟头的青草,心中有些恼火,于是急忙上前,将驴轰走了。看着那撮依旧鲜嫩如初的青草,老太太心中充满了疑惑:这驴刚吃完,怎么这草一点都不见少呢?好奇心驱使着她,顺着草根往下挖,一铲又一铲,挖了一会儿,发现了一口小巧精致的锅。这锅也不知道是什么材质制成的,手感细腻光滑,表面闪烁着奇异的光泽,隐隐透着一股神秘劲儿。

得了一口看着还不错的锅,老太太很是高兴,满心欢喜地把它拿回了家,清洗干净,把一些小米装在了里边。老太太每日做饭,都会从锅里舀出一些小米,可己接连吃了几天,她发现锅里的米竟然不少反增。难道是有好心的邻居在偷偷接济我?大家都是穷苦庄户人,过的都很艰难,谁家能有余粮来接济我呀!老太太心生好奇,她把米倒出,把锅拿在手里研究了一番,也看不出异样。看不出来索性不想,就随手往锅里放了一块红薯,奇迹发生了,锅里竟源源不断地冒出了许多红薯。老太太惊讶得合不拢嘴,原来,这锅是个宝贝呀,只要把一件东西放进锅里,就能源源不断地得到很多这件东西,只有把锅里的东西全部取出,它才会停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