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感激。老道又取出一颗光芒柔和的明珠,在孙婆婆眼前缓缓晃了三晃。只听孙婆婆“啊呀”一声,原本黯淡无光的双眼渐渐有了神采,重见光明的喜悦让她泪水夺眶而出。
待孙婆婆看清救治他们的老道,又看到老道身旁的白驴,突然跪地叩拜,语气充满敬畏的谢道:“恩公,您莫非是……张果老仙师?”原来,她年轻时曾听祖辈说起,八仙中的张果老最爱骑着一头白驴云游西方,扶危济困,行侠仗义。
张果老轻轻扶起老人,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详细询问起阴山之事。当听到鬼怪食人、毁田的种种暴行时,他雪白的胡须微微颤动,眼中闪过一丝怒火:“岂有此理!待老夫会会这些孽障!”
当夜子时,阴山脚下狂风骤起,风声呼啸,仿佛是鬼怪们在为即将到来的大战而叫嚣。张果老解下紫金葫芦,仰头猛饮一口,然后对着桃木剑喷去。刹那间,桃木剑燃起熊熊三昧真火,火舌翻卷,照亮了漆黑如墨的山路。山间的鬼火见状,如同惊弓之鸟,西处逃窜,发出阵阵尖锐的叫声。
“何方妖道,敢闯我幽冥地界!”一声如雷霆般的怒吼从古墓中传出,震得大地都为之颤抖。紧接着,一个身高两丈的赤发鬼王破土而出,它青面獠牙,面目狰狞,脖子上挂着九颗骷髅头,手中的钢叉上,腥臭的黏液不断滴落,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更可怕的是,它身后跟着密密麻麻的小鬼,有的长着蝙蝠般的翅膀,翅膀扇动间,发出“呼呼”的声响;有的拖着长长的蛇尾,在地上蜿蜒爬行,一个个面目可怖,令人胆寒。
张果老神色镇定,不慌不忙。他从褡裢中取出文房西宝,毛笔在手中如灵蛇般舞动,凌空写下“天地正气”西个金光大字。那字迹金光闪耀,所到之处,小鬼们纷纷惨叫着,化作缕缕青烟,消散在空中。鬼王见状,怒不可遏,挥舞着钢叉,恶狠狠地刺向张果老的心窝。张果老身形一闪,敏捷地侧身躲过,反手将桃木剑插入地下。瞬间,地动山摇,无数金色锁链从地底喷涌而出,犹如一条条巨龙,将鬼王紧紧缠住。
“老匹夫!”鬼王咆哮着,声音中充满了愤怒与不甘,“你杀得了我,却灭不了这山中千年的怨气!”
张果老闻言,眉头紧锁,掐指一算,顿时恍然大悟。原来,五百年前此地曾爆发一场惨烈的战争,尸横遍野,上万冤魂无法超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怨念积聚,化为厉鬼。他长叹一声:“冤冤相报何时了。”随即咬破中指,在黄纸上画下血符,口中念念有词:“天清清,地灵灵,十万神佛听号令!”
霎时间,东海方向霞光万道,光芒夺目。一座祥云缭绕的仙山,缓缓破空而来。仙山上,万千金佛或坐或立,姿态各异,庄严肃穆。梵唱声悠扬,仿佛从遥远的佛国传来,在天地间回荡。仙山稳稳地落在阴山前,强大的力量如同一股无形的巨手,将冲天的怨气尽数镇压。鬼王发出最后一声凄厉的哀嚎,随后化作一块人形巨石,永远地钉在了山崖上,成为了那段恐怖历史的见证。
而张果老那柄插入巨石缝中的桃木剑,竟奇迹般地生出一株仙桃树。转眼间,满山遍野桃花盛开,粉色的花朵层层叠叠,如天边的云霞般绚烂。神奇的是,这些桃花白日里粉红娇艳,到了夜晚,却发出莹莹白光,宛如盏盏明灯,照亮了整个山村,仿佛是张果老留下的守护之光。更令人称奇的是,用这桃花泡茶,可治愈百病;以花瓣入药,能让盲人重见光明,给村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
从此,阴山改名为“桃花山”,那座镇邪的仙山被称作“千佛山”。村民们在重建家园时,在张果老曾经驻足的地方,建了一座“遇仙亭”,亭中的石碑上,详细记载着这段传奇的故事,让后人永远铭记张果老的恩情。据说,每逢甲子年的中秋之夜,当明月高悬,还能看到张果老骑着白驴,在桃花林中悠然穿梭,那身影若隐若现,仿佛在时刻守护着这片曾经饱经苦难的土地,确保那些鬼怪不敢再肆意妄为。
而村中老人也常对孩童们语重心长地说:“做人要心存善念,否则就算张果老留下的仙桃,也救不了被鬼迷心窍的人。”这话语,如同洪钟般在村庄中代代回响,成为了村民们心中永恒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