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过装杏的筐子。瞬间,满筐的杏子泛起柔和的银光,如同披上了一层皎洁的月光,竟真的变成了银白杏。
“仙长在上!”周县令见此奇景,脸色骤变,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言辞中满是敬畏,“下官有眼不识泰山!求仙长赐教,如何才能让本地百姓都能种出这等仙杏,让大家都能过上富足的日子?”张果老伸出手,扶起县令,笑着说道:“明日此时,请大人亲往碣石门取经。”
临走前,张果老看向周县令,缓缓说道:“你那三夫人喜酸,本怀的是一个大胖小子。你又让她吃了个甜杏,甜本是女儿之兆,那就成全你,让你儿女双全吧。”言罢,便牵着白驴,步伐悠然地转身离去。
当夜子时,果老院前的古井突然光芒大作,七彩的光芒绚烂夺目,冲天而起,将整个夜空都照亮得如同白昼。次日清晨,周县令带着一众衙役和村民,心中满是敬畏与期待,匆匆赶到碣石门。只见井边的石碑上,不知何时新刻着一首偈子:“三月剪枝七月浇,碣石土里藏玄妙。若要杏儿甜如蜜,心诚自然得真招。”更神奇的是,那井水竟弥漫着浓郁的杏花香,清澈甘甜,让人闻之便觉心旷神怡。用这井水浇灌过的杏树,结出的果实格外甘甜可口,令人赞不绝口。
来年开春,三夫人果然诞下一对龙凤胎,周县令喜出望外,整个县衙都沉浸在一片欢乐喜庆的氛围之中。为了表达对张果老的感恩之情,周县令在碣石门立了一座高大的“杏仙碑”,将张果老传授的种植要诀精心刻于其上,希望后世子孙都能从中受益,传承这份神奇的技艺。
如今,昌黎的银杏声名远扬,西海皆知,那口仙井至今仍在果老院前潺潺涌着清泉。每逢杏花盛开的时节,那井水便会泛起淡淡金色,仿佛是张果老在暗中检验着人间的杏子,也诉说着那段神奇而又动人的仙杏奇缘。老辈人常常会指着那口井,向晚辈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张果老的故事,让这份充满传奇色彩的传说在岁月的长河中代代相传。而碣石山前的村庄,也因学会了种植仙杏,生活逐渐富足起来,人们便将这山村称为“杏树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