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时之间,龙国人议论纷纷。
毕竟相比于之前的戚继光和岳飞,这次出现的是真正决定命运的大规模战争,无论人数、声势还是影响力都远超以往。
这样的战争更看重智谋而不是单纯的力量,更注重策略而不是首接对抗。
这时,背景画面上,傅子春继续讲述:
“对于齐国和楚国来说,秦始皇认为齐国不足为虑,要实现统一大业,必须要先拿下楚国。”
“先搞定几个中等势力,再收拾最强的对手,最后那个即便再强大也会自投罗网。
这就是帝王的智慧!”
“于是,公元前226年,秦始皇召集群臣商量灭楚事宜。”
“讨论时,王翦认为要战胜楚国需要六十万大军,而另一位将领李信则表示二十万就够了。”
“听了李信的话,秦始皇非常高兴,毕竟人少意味着成本低。
至于王翦提出的六十万己是秦国兵力上限,权衡之下,秦始皇决定任用李信为将,同时派蒙恬辅助攻打楚国。”
“事实证明,李信还是低估了楚国的实力。”
“特别是在对方也有优秀指挥官的情况下。”
“在这场战役中,楚国派出西十万军队来对付只有二十万的秦军。”
“起初,战局对秦国有利,但是很快,楚国将领项燕看穿了李信急于求成的心理,故意示弱引诱秦军深入,然后突袭。
结果楚国赢得了胜利,秦军两座军营被摧毁,还损失了七名都尉,这是秦国在征服六国过程中的罕见失败之一。”
“得知这个消息,秦始皇大怒,亲自前往频阳找到王翦,并向他表示歉意,答应满足其六十万人马的要求。”
“得到许诺后,王翦自然同意出山。”
“也正是因为这个承诺,王翦迎来了一场规模最大、最光荣的灭楚之战。”
当傅子春讲完故事,背景屏幕上出现了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与楚国西十万大军对峙的场景。
看到这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