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现在的天时地利人和都掌握在你手中!”
“就连项羽那边也给你带来了称王的好时机!”
“项羽从来就没有争霸天下的野心,他只想要做西楚霸王。/秒/璋!结/暁!税′徃, ^追′罪!薪¨璋^踕*
只要保持稳定,三分天下对你来说非常容易!”
“而且你现在占据的地方大部分都在北方,都是中原富庶之地。
从北到南,攻打西楚就像后世曹魏伐东吴西蜀一样,步步为营,很容易取得胜利。”
“是自立为王,还是反叛,或者拒绝称王,这真是一个难题!”
听到这话,所有的龙国人都议论起来。
“说得对,如果我是韩信,我也会犹豫到底是反叛、自立还是拒绝称王。”
“反还是不反,真是个大问题!”
“换了我肯定会反,刘邦早就不满韩信了,而且功劳这么大,不怕功高震主吗?”
“没错,再加上之前尹神仙讲的地图来看,韩信所占的位置非常好,项羽无意统一天下,你不管是进取天下还是三分天下都非常稳定,毕竟三角形最稳固嘛!”
“嗯?”
“干脆反了吧!”
“反了!”
“反了!”
“……”
一时间,无数龙国人纷纷发言。*萝¨拉,小.说· ?埂¢新¢罪`全+
现代人可不像古人那么迂腐。
该反就要反,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当将军哪有当皇帝来得爽!
而且世事无常。
像项羽那样出类拔萃,风头太盛必定会引来嫉妒和毁灭。
你既然站在那个位置上,如果不采取行动,迟早会招来大祸。
项羽以前反了秦,但分封各王,给自己埋下了祸根。
韩信现在功绩卓著,刘邦己经猜疑,如果你不反、不自立,这么好的机会错过了难道不是自找灭亡吗?
对此,各平行时空的名将们心知肚明。
这个时候,反还是不反?
东汉的董卓:
“相比之下,我就比韩信聪明多了,到了这个地位还不反的话,那干什么?”
曹操:
“韩信现在己经取得了巨大的功绩,如果是我,我会考虑周全,尽管我一心要做忠臣,但为了手底下的集团,也为了拯救天下,我必须成为权臣,这样才能推动改革,扫平北方,稳定社会。”
新朝的王莽:
“时代在召唤我,如今我己经身居高位,自然应该创立新朝,像韩信这样妇人之仁有什么用?”
南北朝的尔朱荣:
“我之所以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韩信的下场给我敲响了警钟!”
朱温:“密码正确!”
可以说,对于韩信,千百年来一首有很多人感到遗憾。`二_八`看~书?网¨ ?耕/薪~最*快`
为什么韩信之后很多人宁愿反也不愿当忠臣?
就是因为拥有无法赏赐的大功。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当你功绩巨大,无可再赏的时候,就像恩仇一样,小恩可以回报,大恩怎么还?
于是这些恩变成了怨!
而当皇帝的威望不及你时,必然会视你为眼中钉,想尽办法除去你。
与其当忠臣被别人干掉,为什么不选择反叛呢?
轮流做皇帝,今年到我家!
这也是乱世奸臣多的原因。
三国的董卓之后,紧接着出现曹操,在南北朝和五代十国乱世中,无数武将取而后立,就是这个原因。
不是他们愿意反,而是当他们站在韩信这个位置,不反就没有活路!
而且,在乱世中,谁掌握了军权,谁就能匡扶天下。
大丈夫要真正救国救民,就得像曹操和刘裕那样,否则无法挽救这个千疮百孔的国家!
试想之。
韩信。
试想之。
白起。
试想之。
岳飞!
试想之。
于谦!
这些人是一类人。
而曹操、刘裕、张居正又是一类人,后者虽然有名篡权之名,但他们实现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于是,有用的好人和无用的坏人有了区别。
刘裕、曹操、张居正年轻时谁不是一腔热血,真心爱国,但是当看到这个国家无数不公之后...
刘裕成了曹操,张居正也成了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