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宅 > 宅中戏精求生记 > 第120章 绣鞋识踪·暗影浮动

第120章 绣鞋识踪·暗影浮动

晨雾还沾在青瓦上,苏若苕踩着湿润的砖地进了老夫人院子。+微?趣~小,说′ ′更`新~最\快?

周妈妈刚掀开门帘,她就闻见了茉莉茶香——老夫人晨起必喝的雨前龙井里,总爱搁两朵新摘的茉莉。

"我的苕丫头今儿起得早。"老夫人正用银匙搅茶,见她进来,眼尾的皱纹都堆成了花。

苏若苕却没急着笑,先把金簪搁在妆匣边,那南珠在晨光里泛着润白的光,像沾了层露水。

"老祖宗,我昨儿夜里做了个怪梦。"她搬了个绣墩凑近些,膝盖压得绣鞋上的并蒂莲都皱了,"梦见前儿丢的金簪哭呢,说它被人塞进墙缝里,闷得慌。"

老夫人的茶盏顿在半空。

她盯着金簪看了半晌,忽然伸手摸苏若苕的发顶:"你这丫头,打小就会编故事哄人。"可话音虽轻,指腹却重重按了按金簪尾端的缠丝——那是前夫人当年亲手刻的"苕"字,旁人不知道的。

苏若苕喉头发紧。

她知道老夫人这是信了,又怕说破了惊着老人,便歪头蹭了蹭那只布满老年斑的手:"老祖宗要是信我,就先别声张。+完+本`神?站? +更¨新~最~快+

那金簪丢得蹊跷,我想自己查查。"

老夫人放下茶盏时,瓷底磕在木盘上"当"的一声。

她盯着窗棂上爬的绿苔看了会儿,忽然哼笑:"你生母当年也是这样,总说'慢刀子割肉才疼'。

行,我依你。"

得了准话,苏若苕出院子时脚步都轻快了。

她绕到后巷找小翠,这丫头是她从佛堂带回来的,手最巧,前儿还帮着拆了沈清妍送的香包——那里面塞的不是香草,是半袋碎瓷片。

"把寿宴那天当值的丫头都叫到柴房。"她往怀里揣了块桂花糖,"让她们把鞋脱了,鞋底朝上摆一排。"

小翠瞪圆了眼:"姑娘,这...这要查什么?"

"查鬼。"苏若苕掰了半块糖塞她嘴里,"前儿我在花厅捡了截红绳,跟锦绣阁的线尾一个样。

可那金簪藏的地方,得弯着腰够半天——要是主子们的绣鞋,鞋尖早蹭上灰了,可我看那墙根的土,倒像是被粗布鞋碾过的。"

柴房里很快摆了十七双鞋。

苏若苕蹲在地上,指尖挨个划过鞋底。/微/趣·小?说+网* !首/发-

有绣着缠枝莲的,有缀着珍珠的,到第七双时,她突然停住——那是双青布面的鞋,鞋底纹路像片小荷叶,边缘还沾着点泥,跟她在花厅墙根发现的土印子一模一样。

"这是谁的?"她捏着鞋站起来,阳光从柴房破窗照进来,正落在鞋帮的补丁上。

粗使丫头小菊缩着脖子举手:"是...是厨房张婶的侄女,昨儿来送腌菜的。

可她、她早走了啊!"

苏若苕没接话。

她盯着那片小荷叶纹路,忽然想起老孙头昨天扫院子时嘀咕的话——说后角门的狗昨儿没叫,怪得很。

午后她就去了花厅。

老孙头正蹲在台阶上修扫帚,见她来,手一抖,竹枝撒了满地。

"孙伯,昨儿夜里巡园,可曾见着什么?"苏若苕蹲下去帮他捡竹枝,指尖有意无意碰了碰他腰间的钥匙串——那是管着全院门闩的。

老孙头喉结动了动,扫帚把子在地上敲得咚咚响:"姑娘,我这把老骨头...眼也花,耳也背..."

"孙伯忘了?"苏若苕忽然笑,"前年我给您带的素斋饼,您说比观音庵的还香。

那年您喝多了跟我说,我生母刚嫁进来时,总爱蹲在葡萄架下数花,说要等花开成我的名字。"

老孙头的手抖了。

他抬头看她,眼眶慢慢红了:"昨儿后半夜...我见着个穿黑衣的,从花厅那边跑过去。

那身形...像个女的,脚步轻得跟猫似的。"

苏若苕摸着袖里的红绳结,只觉心跳得厉害。

她谢过老孙头,故意绕到绣房门口,提高了声音跟小翠说:"也不知是谁这么手巧,那鞋上的荷叶纹,倒像是城南绣坊新出的样式。"

话音未落,绣房里传来"咔"的一声。

她余光瞥见沈清妍的大丫鬟婉儿正扶着门框,指节白得发亮,腕子上的银镯子都滑到了手背——那是她前儿在花厅屏风后听见的"咚"声,原来是镯子磕在木头上。

当夜月上中天时,苏若苕裹着件跟夜色差不多的斗篷,蹲在回廊拐角。

她脚边的青石板上,躺着只绣鞋——是她照着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