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回宗主,弟子对铁战长老的远见深表敬佩,增加宗门灵石储备,自然是当务之急。然,弟子对此提议,有几点浅薄的顾虑,不知当讲不当讲。”
“但讲无妨。”玄机子示意。
“弟子曾阅览过一些古籍,其中提及灵矿开采之道,贵在‘取之有度,养之有道’。赤炎山脉的灵矿,弟子虽未亲身勘察,但据传此地灵脉与地火之气紧密相连。若短期内过度汲取,恐会引起地火灵脉失衡,非但不能持续高产,反而可能导致灵脉枯竭,甚至引发不可预知的地质灾害。”林凡语速不急不缓,字字清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他没有直接说“推演结果”,而是将系统给出的信息,用“古籍记载”、“恐会引发”等词语包装起来,显得更像是一种基于深厚知识的合理推测。
铁战长老眉头紧锁,显然不悦:“林长老此言差矣!我执法堂弟子勘察多年,从未发现地火灵脉有失衡迹象。灵矿开采本就是逆天而行,岂能顾忌这许多?”
另一位长老也附和道:“林长老是新晋金丹,或许对灵矿开采之事还不够熟悉。我宗门开采灵矿数千年,自有成熟方案。”
林凡不为所动,继续道:“弟子并非质疑诸位长老的经验。只是世事无绝对,地火灵脉一旦失衡,其连锁反应可能远超想象。弟子建议,可先派遣擅长地质勘察和灵脉阵法的弟子,对赤炎山脉的地火灵脉进行一次全面、深入的评估。待确认无虞后,再逐步加大开采力度,而非一步到位。否则,若真有万一,得不偿失。”
他这话一出,几位年长的长老纷纷露出思索之色。他们活得够久,见识也够广,自然知道灵脉反噬的恐怖。只不过,大部分长老都被短期利益蒙蔽,并未深究。
陈松长老抚了抚须,看向玄机子:“林长老所言,不无道理。灵脉反噬之事,虽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后果确实不堪设想。不如听林长老建议,先进行一次更彻底的灵脉勘察?”
玄机子目光炯炯地盯着林凡,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他知道林凡是新晋金丹,不应该具备如此深厚的灵脉知识。但这番话逻辑严谨,论据充分,并非空穴来风。
“嗯……林长老的提议值得深思。”玄机子沉吟片刻,最终拍板道:“铁战长老,赤炎山脉的开采方案,暂缓。宗门会安排阵法堂和丹器堂的精锐,配合执法堂,对赤炎山脉地火灵脉进行一次为期半月的深入勘察。待勘察结果出来,我们再行商议。如何?”
铁战长老虽然有些不甘,但也无法反驳宗主的决定,只得拱手道:“是,宗主。”
这算是林凡第一次在宗门议事中,成功修正了一个错误的决策。他并未直接揭露,而是以一种“远见”的方式,避免了宗门的潜在危机,为自己赢得了“智囊”的初步印象。
接着,是关于百草峰药园扩建与丹药产量提升的讨论。
一位负责丹药的白发长老提出,宗门炼丹师不足,建议从凡人国度招募有炼丹天赋的散修进行培训,并加大对低阶丹药的投入,以迅速提升宗门丹药产量。
林凡心中再次呼唤系统,果然,系统很快给出了推演:
【叮!推演结果:
半年后: 招募的散修中混入他宗探子,窃取宗门部分丹方和炼丹秘法。
一年后: 因盲目追求产量,丹药质量下降,引发宗门内部弟子不满,甚至出现修炼走火入魔现象。
三年后: 丹药质量问题暴露,宗门信誉受损,对外交往受阻。】
林凡心中叹息,修仙界果然处处是坑。他再次起身,拱手道:“宗主,弟子对丹药扩产一事,亦有几点补充意见。”
他停顿了一下,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
“丹药乃修仙根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等身为修士,皆知炼丹之难,天赋、心境、经验缺一不可。若仅为追求产量,而盲目招募散修,弟子以为,实乃下策。”
“丹道传承,重在精纯,而非数量。强行扩产,可能会导致丹药质量参差不齐,轻则影响弟子修炼效率,重则可能引发根基受损。弟子建议,宗门与其花费大量资源招募不知根底的散修,不如将资源用于培养宗门内部已有天赋的弟子,从小打下扎实基础,循序渐进,方能炼出上乘丹药。”
他又补充道:“另外,炼丹并非只有火候和手法,丹方药材的配比与灵药本身的属性,也至关重要。弟子认为,可加强对百草峰灵药的培育,提升药材品质,这远比单纯追求数量更重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