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的寒意仿佛也渗透进了防水袋,周承砚指尖触摸着那张带着微微湿气的朱砂卦象,心中那股莫名的不安愈发强烈。^x¢7.0!0+t¢x?t′.,c-o`m′
他死死盯着苏九娘消失的方向,首到那抹身影完全被黑暗吞噬,才颓然地收回目光。
双腿像是灌了铅一般沉重
停灵堂内,阴冷的气息如同蛇一般缠绕在他周身,耳边仿佛还回荡着赵天成那令人毛骨悚然的笑声。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那股恐惧感压到心底最深处。
现在,他必须做些什么,不能就这样坐以待毙。
“该死!”他低声咒骂一句,转身跑出了停灵堂。
夜雨依旧淅淅沥沥,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腐朽气味。
周承砚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辨认着方向,朝着“九砚斋”的方向跑去。
他知道,现在唯一能帮他的,只有苏九娘。
回到“九砚斋”,屋内亮着昏黄的灯光,让人感到一丝温暖。
苏九娘己经回来了,正静静地坐在桌旁,桌上点着一根沉水香,袅袅的烟雾在空气中弥漫开来,带来一丝宁静的气息。
周承砚顾不上身上的湿冷,几步走到桌前,将手中的防水袋放在桌上,急切地说道:“九娘,这个卦象,到底有什么问题?”
苏九娘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疲惫,她指了指桌上的蒲团,示意周承砚坐下。
“先坐下,喝杯热茶。”苏九娘的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周承砚依言坐下,端起苏九娘递过来的茶杯,一口气喝了下去。
热茶顺着喉咙滑下,总算驱散了一些寒意。
苏九娘这才拿起桌上的卦象,仔细地端详起来。
昏黄的灯光下,她的侧脸显得更加清冷,仿佛一块冰冷的玉石。
“这个卦象,名为‘血引’。”苏九娘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是用来追踪‘血契’之人的。”
周承砚心中一惊,脱口而出:“血契?难道……这和我的身世有关?”
苏九娘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只是继续研究着卦象上的符号。
“这些符号,指向了一个特定的方位。”苏九娘伸出纤细的手指,在卦象上轻轻滑动,“就在老城区。′卡¢卡·小,税/王? ~免-肺·阅?犊!”
周承砚眉头紧锁,老城区是鹤鸣市最古老的地方,那里保留着许多明清时期的建筑,也流传着许多诡异的传说。
妹妹失踪的地方,就在老城区的一条深巷里。
“老城区……难道,妹妹的失踪,也和这个‘血契’有关?”周承砚的声音有些颤抖。
苏九娘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眼神复杂难明。
“我不能确定,但很有可能。”苏九娘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丝沉重,“这个‘血契’,牵扯到 ???? ????(印地语:非常长)的历史,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周承砚急切地问道。
“去老城区。”苏九娘毫不犹豫地说道,“找到这个卦象指向的地方,或许能找到答案。”
两人简单商议了一下,决定立刻出发。
再次走入雨夜,周承砚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
他知道,这一次的调查,将会更加危险,也更加接近真相。
老城区的街道寂静而幽深,两旁的房屋大多是破败的旧宅,在夜雨的冲刷下,显得更加阴森可怖。
苏九娘走在前面,手中的青铜铃铛发出清脆的响声,在这寂静的街道上,显得格外突兀。
按照卦象的指引,两人来到了一家位于老城区深处的旧书店。
书店的门面很小,上面挂着一块破旧的木牌,上面写着“古槐斋”三个字。
周承砚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
书店里堆满了旧书,昏暗的灯光下,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坐在柜台后面打着瞌睡。
“有人吗?”周承砚喊了一声。
老人抬起头,眯着眼睛看了看周承砚和苏九娘,声音沙哑地问道:“要买书?”
“我们不是来买书的。”周承砚摇了摇头,从口袋里掏出那张朱砂卦象,“我们想找你打听一些事情。”
老人接过卦象,仔细地看了看,原本浑浊的眼睛里,突然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你们……是从哪里得到这个的?”老人的声音有些颤抖。
“我们在调查一件案子。”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