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肩上吗?大清国库里那么多的金银财宝,能那么轻而易举地落到和珅的手里吗?
好啦,我们言归正传。也就是在承袭了先祖的三等轻车都尉职务的同一年,和珅还参加了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清代的科举考试,最早在皇太极时期就已举行了,但不经常,考试的方式方法也比较简单。清军入关后,首次举办科举考试是在顺治二年(1645年)。
清朝的科举考试有三个目的。
一是为选官取士。清朝土地辽阔,需要大批官僚来管理政事,帮助维持统治。从科举及第的考生中选取官员是唐代以来选拔官员的正途。这种做法有助于克服选拔中的长官意志,扩大选官基础。
二是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缓和民族矛盾,这个目的清初尤其明显。范文程说:“治天下在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出于这个目的,康熙、乾隆二帝各自在正常的科举考试之外还搞了一次制科考试——博学鸿词科考试(唐开元年间始设,“鸿”本作“宏”,因避乾隆讳,改为“博学鸿词”)。
三是有助于加强思想统治。通过对“四书五经”的考查和对《圣谕广训》的默写,就可以有效地达到用儒家思想统一全国人民思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