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宅 > 和珅:二号人物 > 第25章完结

第25章完结

抚荐举。录取了4人:吴鼎、梁锡玛、陈祖范、顾高。前两人授为国子司业,后两人年事高,不能供职,进士题名碑授予国子监司业衔。

临时的召试是皇帝巡幸,迎銮献册的进士、举人、生员办了一些规定手续后,由学政会同地方督抚考试录取。

翻译科据商衍鎏先生考证本之于金女真进士科。翻译科的设置,是为了维护满、蒙两个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特殊地位。翻译科的考试只限于八旗子弟,而且考试是不定期举行的。我们根据《清史稿.选举三》的记载可以知道,早在关外皇太极时期就已经开始了翻译考试,清军入关后的顺治八年(1651年)、康熙初年、雍正元年(1723年)有乡试,乾隆朝次数多些,嘉庆、道光两朝仍然有乡试、会试。考试的要求也屡有变化。例如,雍正元年,乡试只考一场,考试题目或奏章一道,或从“四书五经”出一题。后来又改为从《性理精义》、《小学》中限三百字命题。乾隆三年(1738年)则规定在翻译题外作满文一篇。

武科考试有如下记载:“自世祖初元下诏举行,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戌丑年会试,入文科制……中试者为举人。次年九月会试于京师,中式者为武进士。凡乡、会试俱分试内、外三场。首场马射,二场步射、技勇,为外场。三场策二问、论一篇,为内场……殿试简朝臣四人为读卷官,钦阅骑射技勇,乃试策文。临轩传唱状元、榜眼、探花之名,一如文科。”

下面对一般科举考试必考的两种文体——八股文和试帖诗作一解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