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宅 > 和珅:二号人物 > 第40章完结

第40章完结

喇嘛教,属于佛教中的密宗,7世纪传入中国。′i·7^b-o_o^k/.*c.o\m′15世纪初,青海人宗喀巴(本名罗桑扎巴)改革了藏传佛教,把藏传佛教的教义与当地民间信仰相结合,创建了喇嘛教,称“格鲁派”,因格鲁派的喇嘛僧人头戴黄色法冠,身披黄色袈裟,故喇嘛教也称“黄教”。

喇嘛教作为佛教的一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与其他教派并没有什么不同,但与被称为“显教”的汉地佛教相比,“显教”以理论探索为主,而藏传佛教以“密教”为精髓,以高度组织化的咒术仪礼、俗信为其主要特征,宣传口诵真言咒语(语密)、手结印契(身密)和心作观想(意密)三密相结合的修行方式。

和珅知道乾隆皇帝崇奉喇嘛教,于是自己也认真研习喇嘛教的经典。很快,和珅就达到了能同乾隆皇帝一起“修持密宗”的程度。在这方面,他们能够做到心意相通。

不少清人笔记中记载着关于和珅同乾隆皇帝一起“修持密宗”的事。

乾隆皇帝当满60年的皇帝退位以后,湖北襄阳地区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白莲教起义。*小¨税^C\M·S? *庚¨鑫*最′快,

白莲教,传说是达摩祖师在中国所创立的一个佛教宗派。其实,中国的禅宗也传说是达摩所创立的。白莲教与禅宗,显然是两回事。然而白莲教的“莲”字含有佛教的意味甚浓。它的教义,简单说来是:天上的弥勒佛即将降生人世,成为人间的救世“明王”;奉他的人,须悔罪、祈祷、吞符、吃素,然后劫数可逃。

白莲教原称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创。传入中国以后吸收了佛教许多因素。中国的唐朝政府一度对它宽容,不久又将它查禁,于是摩尼教成为“邪教”转入地下,变成了秘密结社。宋朝与元朝的政府也把摩尼教视为“邪教”。中国的摩尼教教徒于是改称其宗教为“明教”,而元朝末年的韩山童及其儿子韩林儿,便成了“明王”。

“白莲教”三个字,不是“明教”的别名,而只是教外人用以称它的一种绰号。韩山童父子的“反元”运动,到了朱元璋的手中获得成功。·x!j?w/x`s.w!./c\o.m`朱元璋受韩林儿之封做了“吴王”,也奉行了韩林儿的年号“龙凤”。朱元璋本是明教的一分子,因此在做了皇帝以后,定国号为“大明”。但是他不能容许一个有力量的秘密结社活动于他的专制统治之下,于是又雷厉风行地禁止“明教”。他想不到,在他的帝国崩溃了一百多年以后,又有白莲教的教徒树起“反清复明”的旗帜,想捧出一个小孩子来当皇帝,说这小孩子姓朱,是他的后裔。

这小孩子,据清朝的官吏说,不姓朱,姓王,名叫发生。时间是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地点是河南鹿邑,策划的人是刘之协。他们的领袖,叫作刘松。刘松这时候已经因为曾经在家乡安徽北部传教而被捕,在甘肃充军。到了甘肃以后,他又传起教来,被陕甘总督勒保逮捕,于严刑拷打之下供出了刘之协、宋之清以及在湖北、四川、陕西的若干教徒的姓名。陕甘总督勒保慌忙将刘松处死,奏报乾隆皇帝。乾隆皇帝便下旨有关各省的总督、巡抚捉拿白莲教教徒。小孩子“王发生”很快就被捉到,充军到伊犁。刘之协溜走。在湖北,武昌府的同知(副知府)常丹葵得到巡抚毕沅的命令以后,一捉便捉了几千人。

当然,常丹葵的动机并不是为了替清朝扑灭白莲教,而是借此“大捞一笔”。在这几千个老百姓之中,真正是白莲教教徒的极少。常丹葵将他们一律严刑拷打,甚至用钉子钉在墙上。肯出钱的,不久便宣告无罪释放;不肯出钱,或是无钱可出的,便继续在牢里受罪或是砍头。武昌以外,各省、各县的地方官,像常丹葵这样的不在少数。结果是民怨沸腾,发生了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被清廷称之为“川楚教匪之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