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 1936 年 1 月 25 日,由毛泽东、 周恩来、彭德怀等 20 名红军将领署名发表。·0`0`小¢税-旺. \首-发?主要内容是:揭露南京政府的不 抵抗政策和扼杀东北军的阴谋,肯定了东北军过去抗日的光荣历史,指明抗 日反蒋是东北军的唯一出路。呼吁东北军将士深明大义,抛开一切疑虑误会, 响应红军的抗日号召,并互派代表,共同协商组织国防政府和抗日联军的具 体办法。这一信件对东北军张学良等发生积极影响。4 月 9 日,周恩来与张 学良在延安举行会谈。随后,形成了红军、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三位一体的 西北联合抗日局面。
中国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 中国国民政府在华北地区的最高 军事政治机关。1932 年 8 月 16 日,为应付日本侵略看侵占东北后又向热河 进犯的危局,取代北平(今北京)绥靖主任公署而设置。由蒋介石兼任委员 长。旋委任张学良代理。次年 3 月 9 日,张学良因热何失守引咎辞职,由何 应钦任代理委员长。该会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曾主持与日本签署* 《塘沽协定》、*《何梅协定》、*《秦土协定》等丧权辱国条约。^s^a?n?g_b/o\o+k!.`c?o·m?1935 年 11 月,华北事变后被迫撤销,另设*冀察政务委员会。
中国工农红军愿与全国各军队共同抗日宣言 1933 年 1 月 17 日,由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联名发表。 主要内容是:中国工农红军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华北愿在 3 个条件下和 国内任何武装部队订立共同对日作战协定:(1)立即停止进攻苏维埃区域; (2)立即保证民众的民主权利(集会、结社、言论、罢工、出版之自由等); (3)立即武装民众创立武装的义勇军,以保卫中国及争取中国的独立统一与 领土的完整。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旱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公开宣言。
网敬纯(1890—1973)日本海军将领。毕业于海军兵学校和海军大学。 历任潜水学校教官、舰长。后又次第任海军省调查课长、军务局第一课课长、 军令部情报部长和海军省军务局长等职,主张接近德国。1942 年晋升海军中 将。1944 年 9 月调任镇海警备府司令长官。1945 年 6 月编入预备役。,求*书.帮_ /已!发?布.最?欣·璋-结·因具体 参与策划日本海军对美作战计划,战后被判处无期徒刑。1956 年假释出狱。
冈田启介(1868—1952)日本首相(1934—1936),海军将领。毕业于 海军兵学校和海军大学。历任海军大学教官、水雷学校校长、海军省人事局 长、舰政局长、舰政本部长、海军次官和横须贺镇守府司令长官。1924 年晋 升海军大将,并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1927 年至 1929 年任日中内阁的海军 大臣。1930 年任军事参议官,极力促成缔结《伦敦海军公约》,得元老西园 寺公望的赏识。1934 年 7 月继斋藤实组成“举国一致”内阁,扩大对华侵略, 设置对满事务局,通过推行*《广田三原则》,力图攫取中国华北 5 省;两次 发表“国体明征”声明,镇压进步势力;1934 年 12 月宣布废除*《华盛顿限 制海军军备条约》;1936 年 1 月又退出伦敦裁军会议,加速扩充军备。1936 年*二·二六事件中遭袭击,幸免于难,后引咎辞职。被列为重臣。太平洋战 争前夕在讨论对美开战时,曾表异议。后又参与策划更替*东条内阁。著有《冈 田启介回忆录》。
冈村宁次(1884—1966)日本将领。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 曾任参谋本部“支那”班班员和中国课课长,驻华武官。在军内与*永田铁山、 *小■敏四郎结成所谓“三本盟约”,企图强化对军队的统制,提高军部的地 位。1925 年任孙传芳的顾问,参与中国内战。看经常浓驻中国,成为陆军省 内的“中国通”。1932 年 2 月任上海派遣军副参谋长,同年 8 月任关东军副 参谋长兼驻“满洲国”武官。1933 年代表日军签订*《塘沽协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