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治安(1896—1954)中国将领。·3*4_k,a*n′s¨h+u!.¢c\o~m_字仰之。北京陆军大学毕业。曾任西 北边防督办公署卫队旅长。九·一八事变时任第二十九军三十七师师长,主 张对日作战。1932 年率部在喜峰口阻击日军。1935 年授中将衔。1936 年任 河北省政府主席兼第三十七师师长。七七事变后,率部与日军激战于芦沟桥。 旋升任第七十七军军长、第一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十九军团军团长。1938 年 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同年 12 月任第三十三集团军副总司令。1940 年参加 鄂北会战,5 月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1945 年 8 月任第六战区副司令长 官。抗战胜利后,曾任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上海解放前夕去台湾,曾任台 湾当局“总统府”战略顾问。
让内内(JulesJeanneney,1861—1957)法国政界人士。曾为议员。1909 年起为参议员,活跃于法国政界。1940 年 7 月 10 日主持两院联席会议,将 全权授予贝当。后曾致函贝当,谴责维希政府破坏宪法。此后一度隐退。1944 年 9 月,经戴高乐邀请重返巴黎,10 月出任法兰西共和国临时政府国务部长。\天-禧.晓-税\王¨ `埂`芯!罪·全\ 翌年退出政界。
让-巴尔号战列舰(Jean-Bart)法国军舰。*黎塞留号战列舰的姊妹舰。 1940 年 6 月服役。舰长 248 米,宽 33.2 米,排水量 3.5 万吨,航速 30 节。 舰上装备 380 毫米火炮 8 门,152 毫米火炮 5 门,100 毫米火炮 10 门及其他 防空武器。1940 年 6 月法国投降时,未及全面竣工,即被迫自法国的圣纳泽 尔港避难至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1942 年 11 月,曾试图抵抗盟军登陆,受 重创。此后来发挥作用。1946 年 2 月重返法国。1953 年完成改装。1968 年 拆毁。
礼萨汗(RizāShāhPahlavī,1877—1944)伊朗国王(1925—1941)。 1921 年发动政变,控制了军队。1923 年出任首相。1925 年推翻卡扎尔王朝, 加冕为国王。大战爆发后,推行亲德政策,为纳粹间谍提供活动场所。1941 年 8 月 25 日英、苏两国同时出兵伊朗,遂被迫承认英、苏对伊朗的占领,并 关闭德、意使馆。9 月 16 日苏军进驻德黑兰后逊位,流亡国外。*k~a¢n^s_h^u^j`u~n·.?c^c\在南非病逝。
永田铁山(1884—1935)日本将领。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 初在驻德国、丹麦和瑞典使馆供职,后任驻瑞士武官。期间曾与*小畑敏四郎、 *冈村宁次结成所谓“三杰盟约”,谋求提高军部地位,确立总动员体制。回 国后,作为作战资材准备会议干事推进总动员政策,井历任陆军省军务局军 事课长、参谋本部第二部部长和第一旅团长。1932 年晋升少将。1934 年 3 月任陆军省军务局长。力主加强对军队的统制,以合法手段建立军部政权, 成为*统制派的首领之一。1935 年 7 月皇道派首领真崎甚三郎被免职,皇道 派视其为罢免真崎的元凶,遂于 8 月 12 日由皇道派成员相泽三郎将其斩杀。 死后追封中将。
永野修身(1880—1947)日本海军将领。毕业于海军兵学校和海军大学。 1920—1923 年任驻美使馆副武官。后历任海军兵学校校长、军令部次长。1931 年出席日内瓦海军裁军会议。1933 年任横须贺镇守府司令长官。1934 年晋升 海军大将。次年作为日本首席代表出席伦敦裁军会议,反对*《华盛顿限制海 军军备条约》,中途退出会议。1936 年 3 月就任广田内阁的海军大臣。次年 出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1941—1944 年任军令部总长。任内认为日、美战争 已不可永野修身避免,未来的战争将是一场持久战,日本只有在取得充分物 资和夺取战略要地的情况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主张对美开战并应先发制 人,最后裁定了偷袭珍珠港的作战计划。1943 年晋升海军元帅。日本投降后, 以甲级战犯被捕,审判期间病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