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宅 > 汉唐精神:直面历史与经典的13堂课 > 第9章完结

第9章完结

也是在东宫里面,唐太宗把魏徵从家里叫过来,李世民的临时朝廷在东宫办公。魏徵一进屋,李世民第一句话问:“你为何挑拨我和前太子的关系,导致我们互相残杀?”有一个叫冯力的人也是玄武门之变中太子的人,李世民也问过他为何挑拨兄弟俩的关系,冯力立刻下跪表示道歉,李世民既往不咎。魏徵不是唐太宗预想的那样,他回答的是另外一个问题,说:“前太子听了我的话,就不会有今天这个下场。”魏徵原来劝过太子,和秦王的斗争要擒贼先擒王,先把秦王拿下杀了,秦王的人就散了。但是太子不听,太子势力大,认为自己占上风,是有利的,不愿意冒险。而事实上李世民采取的是魏徵的政策。唐太宗问魏徵到东宫去做官怎么样,魏徵同意了并表示感谢。仔细回味这两句话意义很大,因为没有魏徵,几乎就没有贞观之治,魏徵对贞观之治的作用仅次于唐太宗。唐太宗的问话是什么意思呢?唐太宗和太子的斗争是争夺权位的斗争,和属下没有太大关系。他们兄弟俩的斗争是别人挑拨不了的,李世民和太子的斗争本质是争权夺利争夺皇位,其次是斗争方式和斗争策略。李世民上来就问为何挑拨兄弟关系导致兄弟相残,问的是第一个问题。魏徵没有回答属于第一个问题的问题,魏徵不能如实说,如果如实说李世民太下不来台,魏徵直接进入第二个问题即如何斗争、斗争策略的问题,因为前太子没有听他的话,所以落得今天这种下场。“太子不听我的话”,明确他劝过但太子不听,说明太子对魏徵不是言听计从的,魏徵的政策虽然没有提供给秦王,但魏徵和李世民的斗争策略是不谋而合的,整个斗争的结果的胜败就取决于谁采取了这个有利的策略。在魏徵的这句话里面,另外一个含义是魏徵和秦王的策略其实是一样的,“如果当初我向你提出这个策略,你肯定会采纳,事实上你已经采纳了”。魏徵虽然说了一句话,但表达了对原来太子距离的存在,表达了他对唐太宗的心悦诚服。大家还在为魏徵捏了一把汗,但唐太宗听明白了,马上讨论具体问题,问魏徵做官的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