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图哈切夫斯基》文章中对此讲得比较详细。见《军事历史杂志》1963年第4期。——作者注
第二个文件是B.К.特里安达菲洛夫②关于在进攻战斗中使用坦克的报告。该报告把这些坦克按行动距离编成二个成纵深梯次配置的坦克群,即直接支援步兵坦克群、远距离支援步兵坦克群和远战坦克群③,它们向不同的纵深突进,直抵敌人各炮兵阵地和司令部,从而与远战炮兵和航空兵协同,压制敌配置全战术纵深。这种使用坦克的方法,实际上已是图哈切夫斯基以下思想的具体化:新的现代兵器——坦克、远战炮兵、航空兵和空降兵,使军队有可能摈弃一部分一部分地逐次消灭敌人的陈旧而拖拉的方法,转而采取同时大纵深杀伤敌人的样式。于是,特里安达菲洛夫也通过自己的报告提出了新战斗样式的具体原则,并且展示了组织和实施战斗的基本方案。
②B.К.特里安达菲洛夫的生平见本书《现代集团军战役的特点》译者按。——译者注
③起初特里安达菲洛夫把后两个坦克群分别称为消灭机枪的坦克和消灭炮兵的坦克。——作者注
这样,图哈切夫斯基和特里安达菲洛夫就在上述两个文件中首次阐述了大纵深战斗的思想,从而对我军的发展道路和我国军事理论原则性观点的确立产生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