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位,所以我们迎立您为皇帝。我们和阴安侯(刘邦的大嫂)、吴顷王后(刘邦的二嫂,因为儿子被封为吴王,所以后来谥为顷王后)、琅邪王刘泽以及其他的列侯、二千石的高官们商量,认为大王是高皇帝现存的年纪最大的儿子,应该立为皇帝。希望大王立刻登上天子的宝座。”
刘恒假装谦虚道:“尊奉高皇帝的宗庙(也就是做皇帝),这件事太重要了。寡人没有什么才能,脑子也笨,自觉不够资格。希望大家请我的叔叔楚王刘交来商量一下。反正我是不敢当的,太不敢当了。”
当然群臣不会放过他,继续假模假式地再次恭请,刘恒又再次假装推让,这么一来一往搞了五次,其中面朝西方辞让了三次,面朝南方辞让了两次。丞相陈平等仍是不依不饶,说:“臣等伏在地上考虑,依旧认为大王是最合适当皇帝的人,不但我们,就算普天下的诸侯和百姓们也都这么认为。臣等完全是为了大汉的国家社稷考虑,不是信口开河,希望大王能听从臣等的建议。臣恭敬地将皇帝印绶再拜献上。”
刘恒只好无可奈何地说:“宗室、将相、诸侯王、列侯既然都认为寡人适合当皇帝,寡人也就当仁不让了。”于是坐上了皇帝的宝座,群臣们都依次排列在他的周围,下一步就是要让皇帝住进未央宫了。可是现在未央宫还由吕后所立的少帝居住着,得先把那孩子赶出来啊。东牟侯刘兴居自告奋勇地说:“诛除吕氏,臣没有什么功劳,这回清理宫殿,应该让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