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 106
引子
1700年,如果问中国历史上谁最被文化人推崇,那我肯定一下想起两位来,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就是谢安。\鸿*特·暁+税`惘+ !免+费*跃`独`+幻`想¢姬′ ,追~罪¨辛\漳!结-′d-u¨s_h,u′8/8..\c?o′m_
从南朝开始,直到明清,随意翻开哪位著名诗人的集子,里面必定会有几首,专门写给谢安。这其中做出贡献最大的,要数李白。仅为谢安,他就写下了至少20首杰作。如果再加上他写给谢安的后人谢灵运,谢脁的,那就更多。摘几句来看看:
“安石在东山,无心济天下。一起振横流,功成复潇洒。”
“安石泛溟渤,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
“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靖胡沙。”
“谢公东山三十春,傲然携妓出风尘。”
……
(小注:谢安,字安石,跟王安石的名相同。王安石自己也觉得这很有趣,所以在走访了谢安的遗迹之后,他就颇欣慰地写诗说:“我名君字偶相同”。)
再看看咱们苏学士的:
“约他年,东还海道,愿谢公雅志莫相违。西州路,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
稼轩先生的:
“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唯消棋局。”
……
那么,谢安的身上到底有什么魔力,以致于让我们一千多年来的文化人们倾心如此?李白对谢安是一生念念不忘,几乎到了崇拜的程度,那么这原因到底在哪里?
不可否认,当我们心悦诚服地去推崇一个人,首先,我们总是艳羡于他的成功,然后细细思量,却发现,那竟是我们根本无法企及;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他总有着那么一种让我们着迷却又与众不同的神奇特质。于是,我们就渐渐地钦佩他,倾慕他,甚至崇拜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