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宅 > 血洒汨罗江:长沙会战 > 第36章完结

第36章完结

次性投入战斗,而是逐次添兵,将依次到达战场的各军,逐个用上去抵抗日军三四个师团的进攻,这无异于送羊入虎口,这也是第9战区在这次会战中遭受重创的主要原因。第三次长沙会战时,日军虽仍集中兵力用于湘北主战场,但第9战区也将主力全部集中于湘北方面,尤其是预先埋伏在长沙附近地区,从而形成了数倍于敌的优势力量,并最终对日军构成了包围态势。

//

---------------

反思(2)

---------------

从作战地区的选择来看。第一次长沙会战,冈村宁次在日军不断遭到伏击时即开始撤军,没有硬向长沙进攻,可以说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否则,此次作战的最后结局一定会对日军更加不利;第9战区虽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将决战地区选在长沙以北的福临辅、金井一带,但由于日军过早地撤退,并未能形成围歼日军的态势。第二次长沙会战时,薛岳将围歼日军的决战地带选择在汨罗江南岸。而从当时的战场形势来看,将汨罗江南岸作为决战地带显然有些过早。因为日军从新墙河推进至汨罗江一线才用了两三天时间,而且几乎未遭到任何有力的打击,其攻击势头还处在旺盛阶段,根本达不到疲敌及诱敌深入的效果。第三次长沙会战时,阿南惟畿原定的作战方案中只是攻击到达汨水一线时即结束作战。果真如此,日军也就不会遭到后来的惨败。但他后来在各方面都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即独断决定向长沙追击,这不能不说是他的失策。因为这样一来,日军的补给线便被拉长了,重武器也因道路被毁而无法全部运到长沙附近,同时还造成了其兵力的分散,既加剧了补给困难,又导致战斗力下降。薛岳则吸取了上次失败的教训,将决战地区选择在长沙东南的捞刀河与浏阳河之间地带。这样,第9战区第一线兵团能依托各阵地逐次抵抗,给日军以相当的损耗和迟滞;长沙城守军又能顽强地坚守核心阵地,连续挫败日军的进攻,给日军以有力的打击;既达到了疲敌、又达到了诱敌深入的目的,从而为第二线反击兵团在长沙外围合击日军创造了条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