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后这些,都是我们省里各市的市长,这位是葫芦市的李市长,那位是锦州市的王市长……”高学民接着又给苏临介绍了其他城市的市长。
比起刘省长来,这些市长们看苏临的眼神就像饿了一个月的老唬忽然看见美食一样。
“大家好。”苏临带着温和的笑容轻轻点头致意。
没办法,就算高学民介绍了一圈,让他立刻认全这些人也不太现实,确实有点强人所难。
“苏先生,请进。”
刘省长伸出手示意邀请。
“刘省长先请。”
苏临微笑着回应,这种基本礼仪他还是懂的。
...
“苏先生,小高已经跟我讲过您的性格,也知道内地的情况。
现在我就想直说了,您对投资这事怎么看?”刚一坐下,刘省长寒暄了几句就切入正题。
按理说,像刘省长这种级别的领导,说话通常会比较委婉。
但因为高学民之前跟他说过苏临的性格,所以这次就开门见山地问了。
“刘省长,说实话,我最初只想在滨城投点资。”苏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苏先生,您也看见了,在座这么多人都在期待呢,您看?”刘省长心里也很无奈。
说实话,刘省长能理解苏临。
作为商人,赚钱才是王道。
从地理位置上看,滨城确实是最好的选择,要是换做是他,恐怕也会优先考虑滨城。
可他不是苏临,他是整个辽宁省的省长,不得不硬着头皮去争取。
无论如何,哪怕挤一挤,也得让其他城市分一杯羹。
“可是……”苏临一脸为难的样子。
“苏先生,我可以向您保证,无论您在辽宁投资什么,省里都会给您最优惠的条件。”刘省长认真地看着苏临说道。
“是苏先生,只要您来我们市投资,我们一定会以最高规格接待您,并且会给您最优惠的正策。”
“苏先生……”
刘省长都表态了,那些有想法的市长们自然纷纷发言。
“唉……”
看着大家热情羊溢的表情,苏临叹了口气,无奈地说:“大家都这么热情,真让我为难……好吧,看在刘省长和各位的面子上,我决定增加投资。”说着,苏临咬了咬牙,还偷偷朝身边的小英递了个眼色。
“老板,我们这次来内地总共才带了四亿美元,要是追加投资的话……”小英瞬间明白了,焦急地说道。
“这也没办法,你看大家这么热情,我总不能让大家失望吧。”苏临摇摇头,故意叹了一口气。
“苏先生……”
听到这话,在场的人都用感激的眼神看着苏临。
看见了吧?这就是所谓的高风亮节!
本来没打算投资的,但看到大家这么热情,直接决定增加投资。
“苏先生,我们也得为您考虑。”这时,刘省长纠结了一下,然后严肃地说:“今后五年,辽宁对贵集团实行免税五年。”
一般来说,免税期通常是三年,这次直接延长到五年,确实是非常大的优惠正策了。
“多谢刘省长。”苏临一脸认真地说道。
“刘省长都这么大方了,我苏临也不能太寒酸。”苏临说完,环顾四周,开始介绍自己的投资方案。
其实,这个计划只是一个开头,这点没错,但并不是全部。
他就是在等刘省长给出更优厚的条件,比如五年免税之类的。
这次来内地,苏临的投资不只是针对辽省,而是几乎涉及全啯。
**十年代什么最挣钱?
交通、运输,还有餐饮业,这些都是大头。
在这个平均工资两百块的时代,沪城的一个出租车司机一个月能挣两千到三千块。
可以想象一下,交通运输现在绝对是暴利行业。
按苏临的计划,他要垄断整个辽省的公共交通,包括公交和出租车市场。
刚好,现在各地市场还是一片空白,苏临可以直接进场。
在他来之前,已经派人来调查过了。
根据现在的内地消费水平,一个城市有一百辆公交车就够了,出租车可能需要多点,大概五百辆左右。
这些车加起来,市场价也就五六亿,但苏临不用去买。
他自己就能造车,造些低端点的就行,成本还能压得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