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二人。
康熙看向弘晏,笑呵呵的夸道:“画的不错嘛。”
弘晏眨着星星眼望向康熙:“皇玛法给这幅画取个名字吧。”
康熙思考片刻,便提起狼毫笔在宣纸的右侧行云流水的落下几个大字——祖孙共放纸鸢图。
康熙写完,将狼毫笔放回去,又看向梁九功,吩咐道:“将朕的印章取来。”
待梁九功将印章取来,康熙拿起印章盖在了画的右上方。
弘晏瞧瞧康熙的字,又看了看那落下的印章,顿时觉得自己这张画上了档次。
“梁九功,把画交给画师裱起来。”康熙说着,就把宣纸递给梁九功。
弘晏一惊:“皇玛法,孙儿的画太简单了些,拿不出手的。”
就他画的小人儿叫专业的画师瞧了,怕是会笑掉大牙的吧。
康熙笑着抬手揉了揉弘晏的小脑袋瓜:“怎么会?朕瞧着好的很,等画裱好了,朕还要带回宫里呢。”
康熙这是要收藏他的画?
弘晏更震惊了。
这幅画上最有价值的也就是康熙的字和印章了。
一个时辰之后,弘晏拉着康熙去园子里散步,走了两刻钟回到清溪书屋以后,祖孙二人开始用晚膳。
弘晏透过窗,瞧着外面天黑了,便要和康熙告辞回去了。
临走之前,弘晏特意嘱咐康熙要早些睡觉,还和康熙拉了勾,才放心的离开了清溪书屋。
到了第二天,弘晏同一时间去清溪书屋找康熙。
康熙依旧在处理政事,弘晏便缠着康熙去园子里晒太阳。
到了下午,弘晏又陪着康熙下了两局棋。
第三日,弘晏再次去清溪书屋时,康熙命魏珠端上来一盘荔枝。
这荔枝是福建巡抚进贡的贡品,通过两个月的水路运输后,又快马加鞭送到畅春园来的。
康熙笑眯眯的说道:“福宝,尝尝看。”
“多谢皇玛法。”弘晏说着,从碟子里拿起来一颗荔枝,将红色的外壳剥下后,露出白花花的果肉来。
这荔枝圆溜溜的一颗又晶莹剔透的,倒是有点儿像夜明珠呢。
弘晏吃着荔枝含糊不清的说道:“好甜啊,皇玛法。”
康熙看向弘晏的眼神很是慈爱:“喜欢,就多吃些。”
这时,魏珠进门禀报:“皇上,德妃娘娘求见。”
弘晏咀嚼荔枝的小嘴巴一顿。
“传。”
康熙话音落下后,德妃便进门了。
“臣妾给皇上请安。”德妃笑吟吟的福身。
康熙抬手:“起来吧。”
待德妃站直身子后,弘晏恭恭敬敬的对着德妃行礼:“孙儿见过玛嬷。”
德妃笑盈盈的开口:“不必多礼了。”
弘晏站直身子后,一双眼睛看向了德妃。
德妃的笑意不达眼底。
很明显是当着康熙的面儿,才做出来的表面功夫。
上次他在园子里捉蝴蝶碰到德妃时,德妃可没有冲着他笑。
德妃的眼睛扫过了那碟子荔枝和被拨开的荔枝壳,看向康熙,笑着开口:“皇上,天气炎热,臣妾特意熬了解暑的绿豆百合汤,这寒凉的果子虽好,但还是少吃为宜。”
康熙一个眼神,魏珠走过去从跟在德妃身后的岚竹手里接过了食盒,而后将那碗绿豆百合汤取出来放在了康熙面前。
康熙看向德妃:“爱妃有心了,这荔枝朕是给福宝吃的。”
德妃虽然心里已然猜到了,但亲耳从康熙嘴里得到证实,心里还是有些酸涩。
旋即,德妃看向了弘晏:“弘晏,皇玛法疼你,但你也要有分寸,这荔枝寒凉,还是少吃些,若是贪嘴吃多了腹泻,可就不好了。”
弘晏乖乖点头:“是,玛嬷的话,孙儿谨记。”
德妃的话,康熙听着不大舒服,随即摆了摆手。
德妃便识趣的退出去了。
待德妃走后,康熙看向弘晏时,便瞧见弘晏的嘴撅得老高。
康熙开口问:“福宝,怎么不高兴了?”
德妃方才那一番话的真正含义,弘晏自然听得出来,无非是康熙待他过于亲近,德妃瞧在眼里,心里又不舒服了,他好自然连带着整个雍亲王府都好:“玛嬷吃不到荔枝说荔枝酸。”
康熙哈哈大笑,随即亲手剥了一个荔枝喂给弘晏:“旁人酸旁人的,你甜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