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下是一时之功,守住才是万世基业。”
“英雄所见略同!”李祺眼中闪过赞同,“打下不难,难的是如何让西域真正成为大明疆土。你可有良策?”
卓敬沉思良久,眸光渐冷,沉声道:“西域自唐以后游离中原数百年,汉民十不存一,如今不过是蒙元遗族与诸番杂处的化外之地。”
“朝廷虽能以十万铁骑踏平其地,但若不改变人口根基,不过是徒耗钱粮的空壳。”
他屈指叩击马鞍,语气充满笃定,“唯有移民实边,将关内无地流民、获罪官眷分批迁入,三代之内免税免役,方能在戈壁荒滩上扎下大明的根。”
说到此处,卓敬眼中闪过精芒:“南洋诸岛以香料种植园崛起的先例,正可复制于西域。此处昼夜温差大、日照绵长,宜种优质长绒棉。朝廷当划出官田,招募江南富户出资建园,许以十年专营之利。待棉田成规模,再以棉布之利打通丝绸之路,将西域变为大明的棉仓与商路枢纽。”
“如此,流民有安身立命之所,商贾见逐利之途,朝廷收赋税之益,三方皆安。”
李祺微微点头,卓敬一语中的。
西域的关键,在于“人”。
这片广袤土地虽能在明军铁骑下暂时臣服,但自唐以后数百年游离中原,汉民凋零,蒙元遗族与番邦部族盘根错节。
若无足够汉人扎根,武力征服不过是昙花一现。
昔日汉唐盛世,皆赖西域都护府屯田戍边、移民实边,方能将西域纳入华夏版图;宋明之交,因人口根基不稳,纵使偶有军事胜利,终难守住疆土。
历史教训昭然:唯有以汉民为基,传播中原文化、推行郡县制度,才能让西域真正成为大明永不分离的版图。
李祺看向卓敬,目光之中满是赞赏。
不愧是绝世奇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