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quo;。1940 年初叛国,投靠汪精卫,参与策 划制定汪伪军事委员会条例及组建伪军,并任中央政治会议委员。3 月汪伪 国民政府成立后,任开封绥靖主任,极力推行华北治安运动,为日本侵华战 争效劳。1942 年 8 月调任汪伪军事委员会委员兼伪军总参谋长。翌年病死。
刘易斯(AlunLewis,1915—1944)英国诗人。自幼在威尔士矿区长大, 熟悉并同情贫穷的煤矿工人。曼彻斯特大学毕业后,在中学任教。大战爆发 后入伍,1944 年阵亡。其间出版诗集《破晓进击》、《哈!哈!吹起军号》 和短篇小说集《最后的视察》,生动地描述了英国官兵的作战和生活状况。 另有《印度来鸿》和《诗歌散文选》于战后出版。
刘建绪(1892—1078)中国将领。字恢先。保定军校毕业。曾任湘军第 八军第二师团长、师长、副军长。九·一八事变后,任赣粤闽湘鄂“剿总” 西路军第一纵队司令,参加对中央苏区的第五“围剿”。1934 年冬任“追剿” 军第一路司令、阻截中央红军北上抗日。1935 年投中将衔。次年加上将衔。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参加淞沪会战。同年 12 月任第十五 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十三军团军团长。后仍任第十集团军总司令。1940 年 7 月升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1941 年 8 月兼任福建省政府主席。抗战胜利 后,改任战略顾问。1949 年 8 月,因反对内战而被免职。1950 年移居巴西。
刘道生(1915—)中国将领。193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中国工农红 军。1933 年入瑞金红军大学学习。曾任红六军团政治部主任。1934 年参加长 征,北上抗日。抗日战争爆发后,历任八路军第一二○师第七一七团政委、 晋察冀军区第四军分区政委、平西军分区政委、冀察军区政委,率部转战晋 察冀,领导军民开展反“扫荡”、反“蚕食”斗争。抗战胜利后,曾任第四 野战军第十三兵团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海军副政委。1953 年赴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回国后,曾任海军第一副司令员。1955 年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