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宅

繁体版 简体版
小说宅 > 保卫大武汉:武汉会战 > 第5章完结

第5章完结

数月之间,华中大地上,10余万日军或伤或亡,不少作战部队伤亡惨重,甚至遭到了毁灭性打击。¨二\芭+墈¨书!王+ /最^鑫.漳,节+哽*新*筷\

中国军队为保卫武汉三镇也付出了血的代价,伤亡总数超过20万。中国军人特别是基层官兵浴血奋战、寸土必争,向世人展现了一幕幕誓死抗击外敌入侵的壮烈战斗画卷。

武汉会战双方的基本部署是,日军兵分两路来犯,一路以第11军为主力,沿长江两岸溯攻,该方向为主要进攻方向,而另一路以第2军为主力,从大别山方向助攻武汉地区。此外,日军大本营还调集了大批航空和水面作战兵力协同陆上作战。而中国军队则依托大别山、鄱阳湖和长江沿岸既设阵地,分别由李宗仁率领的第5战区主力兵力和陈诚带领的第九战区主力兵力在江北和江南组织坚守防御作战,另以第一战区和第三战区部分兵力在战场外围地区实施配合性作战。

//

---------------

中国军队的作战部署(1)

---------------

东孤岭阵地上的日军追击炮阵地

会战在即,武汉会战中方统帅部对日军的作战计划进行了预先研究和判断,结果认为,日军最可能采取两种作战方案,一种是"避开九江的正面,以主力向星子附近登陆,进犯南昌指向长沙与岳阳、蒲圻、咸宁,遮断粤汉铁路,以大迂回的战略行动来包围武汉",另外一种进攻武汉的方案,由于花园口出黄河决口,对日军自武汉北面来犯受阻,因此进攻很可能取"溯江直上"之势,即沿长江两岸取"大包围"的态势,其中一路沿长江两岸,在优势空中水面力量配合下,自东向西向武汉地区进攻;而另一路则"由皖北分道西犯,截断平汉路,突破大别山,以进逼武汉"。\鸿?特?晓·税?枉\ ·埂¨歆¢最?全`

第一案"在战略上的收效较大,但必须5个师团以上的兵力,才能保持遥远的后方联络线",而后案虽必须强攻硬打,伤亡会比较大,但"使用兵力可较少,与后方水道交通联络的安全和补给亦较便利"。.如!雯′惘` !耕!鑫-醉·全!

从会战经过看,上述预测基本符合实际。根据战后发现的日军一份名为《大本营的作战设想和现地军的调整》文件披露,徐州会战结束之后,日军大本营在筹划向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地区腹地展开进攻时,最初"计划以一个军沿京汉线南下,一个军沿扬子江进攻",但该方案经过综合考量最终被放弃,而改以"主力军沿淮河进攻大别山北面地区,以一个军沿扬子江进攻"。其最大理由在于兵力使用较之原来为省,且"利于华中派遣军统一指挥作战"。

根据研判结论,国民党会战指挥部制定的会战指导要点是,"为达成保卫武汉,长期抗战,争取最后胜利之目的,应以一部配置沿江各要地及南浔路线,以主力控制于德安、瑞昌以西及南昌附近地区,侧击深入之敌。无论如何变化,我军务立于外线作战地位,与敌作战,确保机动之自由,至万不得已时,以卫戍部队固守武汉,主力应转移武汉外围,以求夹击敌军而聚歼之。"

据此而选定的决战地带包括三个区域,即南段,莲花、萍乡沿湘赣边境之桐木、东门市、龙门厂、通城、羊楼司一线;北段,太平镇、河口镇、新府集、武胜关一线;中段即大武汉地区附近。

在作战部署方面,为因应大战需要,军事委员会早在1938年初即对兵力进行了重新组织和部署,将全国划分为6个战区,即第一战区程潜,作战地域平汉路及陇海路中段;第二战区阎锡山,作战地域山西、绥远及陕北;第三战区顾祝同,作战地域江、浙;第四战区何应钦(兼),作战地域两广;第五战区李宗仁,作战地域津浦路;第八战区蒋介石(兼),作战地域甘、宁、青。

会战兵力方面,中国军队以近130个师组成武汉会战的南北两大作战兵团,分别担负江北和江南的防御。此外,以20个团(5师)兵力担任武汉守备任务。

江防力量方面,1938年2月新成立的海军战时总司令部总司令陈绍宽率第1舰队(炮舰8艘、炮艇6艘及测量、运输等辅助舰船共20余艘)、第2舰队(炮舰6艘、炮艇9艘及鱼雷艇等,亦共20余艘)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